我在身心靈領域的學習方式:體驗
畢姊讀了我的 舊文 後,盛讚我是「天才型的學習者」,「初學時的體會已經很深刻了」。感謝畢姊讚美,但我真的不是天才型的學習者。 如果沒有那次工作坊的深刻體驗,我日後的學習會很緩慢。這是因為 身心靈領域的學習需要體驗,閱讀的體驗效果極其有限 。我在高中、大學時就讀過《莊子》,也喜歡《莊子》,考研究所時讀過禪宗,但它們並未蛻變我的生命,只是在我鬱悶、潦倒時帶來些許安慰。這不是《莊子》或禪宗不好,而是我在身心上並無深刻體驗。 同樣地,如果我只是藉由閱讀來學習薩提爾模式,進展必然緩慢而有限。 薩提爾模式也需要體驗,尤其是現場體驗 ,我很慶幸自己在工作坊裡深刻體驗到了,那為我日後的學習奠定紮實基礎。 說「慶幸」,是因為不是每個人第一次參加工作坊,就能有體驗;就算有體驗,也未必深刻。只能說,我的運氣太好了。 但也不全然是運氣。 想讓自己有深刻體驗,必須慢下來。慢,才能體驗;快或急,只會錯過體驗,除非想體驗的是快或急本身。 我當年連走路都得拄著柺杖,要如何快呢?而人生又卡住很久了,茫然不知何往,自然不得不慢下來,停下來。 我想,正是因為慢,加上一部份的運氣,才讓我在工作坊裡有深刻體驗。 幾個月前,有單位找我開六堂的自由書寫課。最後一堂課,我才側面得知,有些學員在上了第一、二堂課之後就離開了,因為他們急著想解決心中困惑,而我的課太慢了,不符合他們期待。另有一些學員,一開始也不滿,但他們留下來了,幾堂課後,開始有深刻體驗。 不久前,有位馬來西亞的女子寫訊息來問我失眠的事,她有睡眠障礙十多年了,我問她:願意給自己多久時間來處理這件事呢?她的回答是:「越快越好。」我坦白跟她說,這是快不來的。 快,則慢;慢,則快,生命有時會如此弔詭。 我建議她去參加薩提爾模式工作坊。這不是說薩提爾模式能治療失眠,而是薩提爾模式能讓人體驗到內在和諧。內在和諧後,生活中的很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。 而亦不只是薩提爾模式能帶來這類體驗,現在有太多資源了,只要願意尋找、體驗與持續練習,成為身心和諧的人並不困難。我有朋友去年底參加了十天的內觀,有了深刻體驗,內觀也是一種找回身心和諧的方式呀。 除了薩提爾模式工作坊,我也參加過其他體驗式課程,像是瑜珈、奧修靜心、動中覺察與敘事治療。昨天有朋友問我,他想去學家族排列,我怎麼看?我說,我沒上過家族排列的課,但我鼓勵他去體驗看看。 我因浸潤薩提爾模式較久,從中獲益甚多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