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問集3:如何陪伴病痛中的父母?

問:最近我母親因為身體病痛,常說不想活了,這讓我常常陷入深深的難過之中,而不知如何是好,想聽聽志仲老師的經驗。


志仲答:

我的父親亦飽受病痛折磨,有時也會說出他不想活了這類的話,我歸納自己的應對方式,有四大脈絡:安頓內在、釐清界線、專注聆聽、溫暖對話


一,安頓內在

這是一切的基礎,我們若無法先安頓自己的內在,是很難回應父母的。

參加過我的課的朋友,都熟悉我用來安頓內在的方法:靜心、自由書寫、走冰山、情緒清單等等。這些方法,需要不厭其煩練習,平常練習得越勤,效果就越好。

這位來信詢問的朋友多次參加我的課程,很熟悉這些方法了,可以運用所學,來安頓自己的難過,並探索難過的背後是什麼。

我在Blog的部分文章裡,也有寫到我如何運用這些方法:

在每次衝擊到來時,練習回到當下

父親生病時,我的「固定型思維」〉

鬆綁父親住院帶來的規條


二,釐清界線

釐清我們與父母之間的界線,是現代為人子女者需要學習的。雖然困難,但不是不可能。如果學過薩提爾模式的冰山隱喻,會更容易些。

簡單來說,我們可以與父母在渴望中連結,但需要釐清彼此在感受、觀點與期待上的界線,讓凱撒的歸凱撒,父母的歸父母。

我也有幾篇文章談到釐清界線、連結渴望:

連結父親、妹妹與我三人的渴望

陪伴父親,而不為他的人生負責

父親的人生功課,不等於我的人生功課

臣服於父親的無法臣服


三,專注聆聽

專注聆聽,是我們能給予父母的一份禮物。光是如此,便能連結父母的渴望,他們會深深感受到自己被接納、被理解了。

要專注聆聽,必須保持「臨在」,托勒、阿迪亞香提的書對於「臨在」頗多著墨,我是藉由天天靜心,讓自己常能處於「臨在」狀態中的。與父母相處,「臨在」更不可少。

保持臨在,聆聽抱怨


四,溫暖對話

我這幾年四處推廣對話,自己也深受其利,常與父親對話。在對話中,我不僅更了解父親,也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對話會帶來覺知,帶來療癒,也帶來力量。李崇建《薩提爾的對話練習》〈擴散〉一章,收有我的一篇長文,其中有寫到我與父親的對話,崇建有詳細解析,值得參考。以下幾篇,也都是寫我與父親的對話。

父親是我的靈性導師

父親的貴人

美好的對話品質,需要細心呵護


留言

  1. 謝謝老師的溫暖文字
    讓現在陪伴生病的父親時的
    內在更有能量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