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19的文章

演講訊息:11/2,員林

圖片
這週六(11/2)早上,我在員林有一場演講,對「情緒」這個主題感興趣的朋友,歡迎來聽。

我在千樹成林的觀課歷程

崇建在台中辦了四天的作文師資培訓,我滿驚訝,因為他已多年不辦了。我曾參加他在2014年暑假的師訓,五年前的事了。 但對我有深遠影響的,倒不是那次短期培訓,而是崇建說的「傳統師徒制」,也就是每週去觀課,在觀課中學習說故事、帶討論、改作文、班級經營、師生對話……。 別人觀課頂多一年半載,我則長達兩年,因為我當年是半失業狀態,只有在大學兼課為生,賺取微薄的鐘點費,而我又不是那種勤奮兼課的人,空閒時間頗多,閒來無事,便週週去觀課,除了看崇建上課,也跟他閒聊。 說是閒聊,其實多半都是崇建在講。一來他本來就很愛講,二來我不擅言詞,又對他敬畏有加,我幾乎都只是聽。他常勸我在大學裡找個專任工作,因為外面的世界不適合我。他說得很對,但問題是沒有大學要聘用我呀。他也常分享他看了哪些書,我皆默默記在腦中,一一找來看。 當時的我還不會對話,卻已滿會傾聽的了。 有次,一群學校老師來觀課,原本逼仄的教室更顯擁擠。課後,崇建與那群老師對話,老師們提出各種疑問,崇建一一解惑。我仍只是在旁邊聽,但聽出了好多恍然大悟。 崇建花了許多時間在解釋他的上課脈絡,那群老師只來觀課一次,應該沒聽懂,但我觀課很久了,將觀課所見與他的解釋融合,瞬間懂得他為何那樣說、這樣做了。那次的收穫實在豐碩,我慶幸自己持續去觀課,也慶幸自己那次有留下來聽。 觀課那兩年,我的生活很困窘,身心狀態亦不佳,是人生的低潮期,卻是學習的黃金期。我像海綿一樣,吸收了崇建在作文教學、班級經營、師生對話上的功力,那不是幾天的師資培訓能得到的。 日後,我曾到東海大學為中文系的學弟妹開了一次的作文師資培訓,我將其中深有潛力的幾位推薦給崇建,讓崇建以師徒制長期培訓,成果亦佳,現在已有人也是作文班的老師了。 我如今已不再教作文,但那兩年的觀課對我的影響太深太遠。沒有那兩年,就沒有現在的我,人生實在太不可思議了。

多一些核對,少一點執著

約了幾個朋友吃飯,我戲稱這是「鴻門宴」,也可能是「最後的午餐」。 我們曾經是非常親近、要好的朋友,今年以來,這份情誼卻因各種誤會而陷入危機中,彼此的隔閡越來越深。我自己學溝通,也教溝通,若不能落實在生活中,所教所學不過是紙上談兵,毫無用處。 我思索著如何為彼此的友誼盡一份心意。或許,是最後一份心意。 我運用了一些巧思,促成今天的聚會。我心中有兩個期待:一,能澄清我跟他們之間的誤會。二,他們能澄清彼此的誤會。就算緣分已盡,至少能好聚好散。 但這畢竟是我的期待,能否成功,不得而知,我只能盡力。 我在聚會裡做的最多的兩件事,是核對與連結渴望。 飯後,陸續上了飲料,窗外的陽光燦爛,我邀請每個朋友說說:彼此當初是如何認識的?什麼時候開始變得熟稔的? 聆聽每個人的分享,我們都有感動,更有驚訝:原來,人的記憶是如此不可靠。不是你說的我已毫無印象,就是同一件事每人所說版本皆有不同。經過反覆核對,有些「真相」或「事實」或許勉強拼湊起來,有些則永遠不會有確定的答案了。 因此,誰記得的才是對的、真的,難道這麼重要嗎?我們還需要對自己的記憶深信不疑嗎?許多誤會,不就是因為執著於記憶而造成的嗎? 多一些核對,少一點執著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就會更和諧吧。 不僅記憶很不可靠,觀點亦然。誤會一經細細核對,許多原本堅信不疑的觀點瞬間鬆動,彼此相視而笑:那些極不可靠的記憶與觀點,居然會比我們之間深厚的情誼更為重要…… 聚會結束時,誤會泰半化解了,我感覺自己跟這些朋友又重新靠近,甚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親近。 能學會溝通,真是太美好的事,我深深感激著。 我思索著如何為彼此的友誼盡一份心意。或許,是最後一份心意。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