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20的文章

「沒有期待,就沒有失望」這句話的背後……

前天寫了一篇小文章談「期待」,我想表達的並非「不要有期待」,也不是「放下期待」,而是「覺察自己的期待是否合理」,這是不同的層次。 如果能為自己的期待負責,並且健康回應落空的期待,有期待本身並沒有任何問題。 「沒有期待,就不會有失望」,這句常見的話背後反映的是:我們其實不知道如何面對失望。面對失望,我們手足無措,只好安慰自己:沒有期待,就不會有失望。 我們是如何看待失望的?認為失望是個問題嗎?如果是,失望就會成為問題。反之,如果瞭解到,失望只是一種情緒,而且是健康的情緒,我們就會開始思考:「我要如何健康回應失望?」一條不同的路,就此展開了。 跟失望在一起,允許、接納自己失望,失望便會以自己的速度離開我們的身心,這是我學過回應情緒最好的方式,但是需要深刻體驗,並且在生活中一次次練習。 除了與失望在一起,我們還可藉由失望,重新檢視原先的「期待」:我的期待合理嗎?我是如何表達期待的?期待落空了,我可以有哪幾種選擇,來回應未滿足的期待? 期待落空了,我們可以選擇讓它變成問題,也可以選擇讓它成為我們成長的機會。

內在覺察練習:我的期待合理嗎?

最近對「期待」有較多體會,我把這些新體會整合成幾個步驟,作為對話與自我覺察的工具,將陸續帶到長期合作的社群裡,供學習夥伴們練習與運用。 其中一個步驟,是去覺察: 我的期待合理嗎? 這個步驟看似簡單,其實不易,因為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期待很合理。 比如說,父母期待念國中的兒子晚上十二點前就寢,這個期待合理嗎? 我在某個社群裡提出這個問題,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合理,但這個問題需要細加檢視。 例如,孩子平常都幾點睡?如果是12點半左右,那麼父母期待他提早半小時就寢,這大概是合理也易行的。但如果孩子已長期2點才睡,父母的期待等於是要孩子立刻提早兩小時就寢,這可能嗎?這合理嗎?這就相當於父母原本習慣12點睡,突然要提早到10點睡一樣,這也很困難吧。 我在一個社群做了上述講解後,也現場示範,與一個學員對話。學員是位媽媽,她的期待是:小五的孩子回家後,能趕快把功課寫完。 這個期待合理嗎?我得跟媽媽對話,才能確定。 我問媽媽,什麼原因,孩子無法趕快把功課寫完? 媽媽說,孩子在學校有情緒,回家後還困在情緒裡。 我問:「孩子困在情緒裡,怎麼辦?」 「他要趕快消化掉情緒,去完成他的功課。」這是媽媽更深層的期待。 「媽媽,妳有情緒時,也能快速消化掉嗎?」 媽媽有些尷尬:「沒辦法。」 父母希望孩子能做到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,這就是不合理的期待。 「妳有情緒,同時也有事情必須完成,妳會怎麼辦?」我繼續問。 「我會帶著情緒,完成我應該做的事。」 「妳也希望孩子可以跟妳一樣嗎?」 媽媽點點頭。媽媽顯然已在這裡調整了自己的期待。但這個期待合理嗎?還得繼續檢視。 「媽媽,妳從什麼時候開始,可以做到帶著情緒完成該做的事?」 「出社會之後。」 「可是妳的孩子才小五耶,妳希望他現在就具備妳出社會後才有的能力?妳有教過他嗎?」 媽媽又尷尬了。 媽媽原本的期待是:孩子回家後,能趕快把功課寫完。對話過後,可發現這個期待有諸多不合理之處,若強加在孩子身上,不只孩子痛苦,也會影響親子關係。 示範對話後,一位學員問道:「 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期待合不合理? 」 我當下的回答有點簡略:「 謙卑 。」 如果整理上述對話,大概可歸納如下:在親子關係中,父母可這樣檢視自己的期待—— 我期待孩子如何,我現在也做得到嗎? 我在他

尋找適合你的教養方式

 來此協會授課,我想起三年前的一些往事,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,是一位辛苦多年的媽媽來告訴我,為了孩子,她已學過各種知名的教養方式,效果都十分有限,我在課堂上講的這些,她感覺還不錯,但過往的經驗令她不禁懷疑:這次是否也會以失敗告終?她想問的是:這套方法真的有效嗎? 她說話時臉上的愁苦與風霜,我至今難忘,只是我已忘了當年是如何回答她的。 她提的問題,我的確常被問到,如果我拍著胸脯保證:「我的方法絕對有效。」那是一種傲慢,同時也剝奪了父母自身的責任:父母的責任,是去尋找適合自己與孩子的教養方式。這個責任,他人無法代勞。 傲慢的意思則是:親子教養面對的是人,不是機器。人的因素太複雜了,很難有一套能定於一尊、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。演講時,我常跟家長、老師說,如果你現在運用的教養方式很有效,對你沒有困擾,那就繼續運用,完全無須改變。如果效果有限,或者讓你感到困擾,你可以參考我的方式。 我曾翻閱妹妹所買的幾本教養書,有些我很有共鳴,有些我一點都不贊成。不贊成,只能說明我跟對方的觀點不同,不表示對方的觀點就是不好、不對的。適合我的方法,不見得適合別人;對他人有效的方式,不一定對我也有效。 再者,是否有效,也要看是怎麼學習的。以我所學的這套方法為例,它的「法門」是:父母必須先改變自己,孩子才會改變;父母要先關心、瞭解孩子的內在,而不是只想解決「問題」。用這種方式學習,才能看到效果,我周遭那些學得好的父母,包括昨天提到的C,都是這樣做的。

到某協會授課有感

在天氣由冷轉熱之際,我再度來到這個協會授課。 三年前,崇建摔斷了腿,許多演講與課程都取消了,僅有少量保留,其中一門課正是在此協會,由我代打。許多學員好不容易盼到崇建的課,卻不是崇建本尊來上課,自然有很多情緒。第一堂課,我邀請他們表達情緒,包括生氣、失望與失落等等,我只是傾聽與接納,那是一次太特別的經驗。 特別的不只是第一堂課,在我從事親子教養工作的路上,那一系列課程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—— 來參加的家長多育有特殊兒,而特教是我當時還很陌生的領域,經由與他們互動,我看見了他們的教養之路有多辛苦與困難,也看見了他們的勇氣與韌性。 更重要的是,我學到了謙卑,體會到自己所知有限。日後,我在特教領域小有心得,他們是我的重要老師。 三年後的此時,我又來了,這次可不是代打。當年的學員,有兩位赫然在座,令我倍感親切。來參加的家長提問踴躍,好積極,也好急切。只是,學習這些東西是不能急的,得慢慢來,得接納自己常犯錯,得允許自己走得跌跌撞撞。 休息時間,一位媽媽來問我,是否認識某個孩子?我說認識,孩子的媽媽C曾參加我多次課程,並常開車接送我回家,我們常在車上聊起孩子。 這位媽媽說,C是她的好朋友,她太驚訝C這幾年的改變,她沒想到C會變成這麼好的媽媽,她很羨慕C跟孩子之間能有美好的互動。她也想要,只是她覺得很難。 的確很難,但只要願意,人人都能成為好父母。 我想起C這幾年的歷程,並非那麼平順。有次,我獨自去台北看話劇,結束後,走在細雨綿綿的街頭,忽然接到C的來電,她在電話中一邊哭泣,一邊說著孩子在補習班闖下的滔天大禍,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她那麼難過與挫折。 但她終究走過來了。最近我們又見了面,聽她說起孩子的成長,我也感到歡喜。 這樣的個案絕非孤例,短短數年,我已見證太多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美麗故事。 下課前,我出了一個簡單易行的作業,邀請這群積極的父母慢慢來,給自己幾個月的時間,逐漸改變自己。 跟三年前相比,我的謙卑不變,只是經驗更豐富了,我相信我有能力陪伴他們走一段……

到某協會授課有感

在天氣由冷轉熱之際,我再度來到這個協會授課。 三年前,崇建摔斷了腿,許多演講與課程都取消了,僅有少量保留,其中一門課正是在此協會,由我代打。許多學員好不容易盼到崇建的課,卻不是崇建本尊來上課,自然有很多情緒。第一堂課,我邀請他們表達情緒,包括生氣、失望與失落等等,我只是傾聽與接納,那是一次太特別的經驗。 特別的不只是第一堂課,在我從事親子教養工作的路上,那一系列課程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—— 來參加的家長多育有特殊兒,而特教是我當時還很陌生的領域,經由與他們互動,我看見了他們的教養之路有多辛苦與困難,也看見了他們的勇氣與韌性。 更重要的是,我學到了謙卑,體會到自己所知有限。日後,我在特教領域小有心得,他們是我的重要老師。 三年後的此時,我又來了,這次可不是代打。當年的學員,有兩位赫然在座,令我倍感親切。來參加的家長提問踴躍,好積極,也好急切。只是,學習這些東西是不能急的,得慢慢來,得接納自己常犯錯,得允許自己走得跌跌撞撞。 休息時間,一位媽媽來問我,是否認識某個孩子?我說認識,孩子的媽媽C曾參加我多次課程,並常開車接送我回家,我們常在車上聊起孩子。 這位媽媽說,C是她的好朋友,她太驚訝C這幾年的改變,她沒想到C會變成這麼好的媽媽,她很羨慕C跟孩子之間能有美好的互動。她也想要,只是她覺得很難。 的確很難,但只要願意,人人都能成為好父母。 我想起C這幾年的歷程,並非那麼平順。有次,我獨自去台北看話劇,結束後,走在細雨綿綿的街頭,忽然接到C的來電,她在電話中一邊哭泣,一邊說著孩子在補習班闖下的滔天大禍,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她那麼難過與挫折。 但她終究走過來了。最近我們又見了面,聽她說起孩子的成長,我也感到歡喜。 這樣的個案絕非孤例,短短數年,我已見證太多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美麗故事。 下課前,我出了一個簡單易行的作業,邀請這群積極的父母慢慢來,給自己幾個月的時間,逐漸改變自己。 跟三年前相比,我的謙卑不變,只是經驗更豐富了,我相信我有能力陪伴他們走一段……

內在覺察練習:觀照頭腦,減少批判

這幾年,我對人事物的批判減少了許多,不僅是口中較少批判,腦中也更少出現批判的念頭。 這是怎麼發生的?我想,絕對不是告訴自己:「批判是不好的」、「不要批判」,那是對批判的批判,批判怎麼可能減少呢? 我似乎只做一件事:覺察。 覺察自己在批判,如此而已。 許多人對此會感到困惑。通常,我只要在工作坊裡提到「覺察」,便會有學員追問:「覺察了,然後呢?接下來呢?」 覺察只是覺察,沒有然後,也沒有接下來。 我知道,這樣的答案會帶來更多困惑。 最近發現,這可能需要結合靜心來說明。 我最常練習的一種靜心是「觀照念頭」——看著念頭來來去去。 念頭是很「黏」人的,只要我們對念頭信以為真,就是被念頭「黏」住了。哪怕是最正面的信念,或者是最負面的想法,都只是念頭而已,而所有念頭都是虛妄的。 觀照念頭,就是去識破念頭的虛妄性,不再被念頭「黏」住。 這份功課需要長期不間斷地練習,不只在靜心時練習,更要在日常生活練習。 或者說,將日常生活當成靜心、在日常生活裡靜心。 因此, 頭腦出現批判的念頭,這不是問題,真正的問題在於:我把批判的念頭當真了嗎?我被「黏」住了嗎?只要不當真,不「黏」住,批判的念頭就只是個虛妄的念頭,那有什麼問題呢? 那麼,要如何不被念頭「黏」住呢? 只要看見自己被念頭「黏」住,這就足夠了。這就是覺察。 對待批判,亦復如此:只是看見自己在批判,這就足夠了。這就是覺察。 儘管我對人事物的批判減少了,但仍會不時發現:對於特定的人事物,我依然有大量的批判。 如之奈何?同樣是一次次覺察而已。 這幾天,我發現自己對某些人的批判少了許多,甚至還能看見他們的優點,這太有意思了,特此為記。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