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沒有期待,就沒有失望」這句話的背後……

前天寫了一篇小文章談「期待」,我想表達的並非「不要有期待」,也不是「放下期待」,而是「覺察自己的期待是否合理」,這是不同的層次。

如果能為自己的期待負責,並且健康回應落空的期待,有期待本身並沒有任何問題。

「沒有期待,就不會有失望」,這句常見的話背後反映的是:我們其實不知道如何面對失望。面對失望,我們手足無措,只好安慰自己:沒有期待,就不會有失望。

我們是如何看待失望的?認為失望是個問題嗎?如果是,失望就會成為問題。反之,如果瞭解到,失望只是一種情緒,而且是健康的情緒,我們就會開始思考:「我要如何健康回應失望?」一條不同的路,就此展開了。

跟失望在一起,允許、接納自己失望,失望便會以自己的速度離開我們的身心,這是我學過回應情緒最好的方式,但是需要深刻體驗,並且在生活中一次次練習。

除了與失望在一起,我們還可藉由失望,重新檢視原先的「期待」:我的期待合理嗎?我是如何表達期待的?期待落空了,我可以有哪幾種選擇,來回應未滿足的期待?

期待落空了,我們可以選擇讓它變成問題,也可以選擇讓它成為我們成長的機會。

留言

  1. 生活,伴隨著很多失望。失望,是對應之前的期望。
    這,是真實的生活!
    就像冷天時,再加上一場微雨。伸出舌頭,仰向天空,感受:凍!!!!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其他文章

  • 意外的邀約15/04/2023 - 0 Comments
  • 真誠推薦羅寶鴻老師有聲課程:「一週一練習,52週羅寶鴻安定教養實踐」22/04/2023 - 0 Comments
  • 一通令我臉紅的電話27/02/2025 - 1 Comments
  • 來自紐約讀者的字條18/12/2023 - 0 Comments
  • 術後的覺察練習12/02/2022 - 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