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持臨在,聆聽抱怨

 下午去探望父親,回家後,猛然想到:父親住進養老院,正好滿兩週年又幾天呢。

這兩年很不容易,對我,對父親,皆然。今天去探視父親,感覺我們的關係又向前跨了一小步,而那一小步其實與父親無關,而是我的內在狀態又更加安穩了。

上次去看他,買了他要的護膝給他,今天自然想知道他用起來如何。

「綁不緊,綁了幾次就沒再綁了。」他一臉雲淡風輕。

我的內在瞬間出現一點惱怒,頭腦也瞬間浮現兩個念頭:「我不是教過你怎麼綁了嗎?」「那個護膝不便宜耶……。」但我也瞬間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與念頭,因此,很快就放下了。這是這幾年修練的成果,我很欣賞自己的進步。

我平靜地與他回到房間。若是以前,我肯定會再教他綁幾次護膝,並且一邊碎念:「這不是很簡單嗎?怎麼會綁不緊呢?」但這次,我想改變以往的慣性。

我請他自己綁一次,我則在一旁觀察。父親有巴金森氏症,手抖動得厲害,綁起護膝巍巍顫顫,我耐心等他綁完左腿的護膝,再陪他起身走一小段路。「感覺怎麼樣呢?」他滿意地點點頭:「好奇怪,今天能綁緊,不會鬆動。」

回到床邊,我再讓他自己綁上右腿的護膝,他的手仍然抖得厲害,但動作變得俐落許多了,我表達了對他的欣賞。我們又起身走了一次,他感覺很不錯。我請他日後綁不緊時,可找院裡的工作人員協助。

卸下他雙腿的護膝,我們離開房間,緩緩走到樓下大廳的沙發上小坐。他開始抱怨,抱怨的無非是:巴金森氏症的藥沒有用、養老院載他下山去看醫生的車資太貴、他的乾眼症治不好、專為乾眼症設計的隱形眼鏡太貴……。

這些抱怨,我聽過很多次了。我以前會頻頻用超理智的應對姿態反駁他,例如,我會給他建議:「眼睛看得清楚最重要,隱形眼鏡的錢,我會幫你出,不會花你一毛錢,你放心吧。」但說教、講道理是沒有用的,他還是抱怨他的,我還是講我的。

後來,我反駁的次數漸少了。這陣子,幾乎不反駁了,儘管頭腦裡還想反駁他,至少表面上很專注聽他抱怨。

今天,甚至連頭腦裡想反駁他的各種念頭都消失了,只是臨在地聽他說。我一邊聽他抱怨,一邊享受著臨在的美好。

抱怨結束後,他要我陪他上樓。走了幾步路,他轉頭問我:「你覺得怎麼樣呢?」我笑說:「這件事,還是你自己決定吧。」

接著,只見他不知是在自言自語,還是在對我說:「隱形眼鏡太貴了,不划算……。」

我只是專注地聽,沒有言語。

上了樓,出了電梯,他說:「你送到這裡就好了。」我抱了抱他,回到電梯裡,離開。

留言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