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24的文章

演講訊息:4/1(一)20:00,台南政大書城,《失去的喜悅》好書分享

圖片
這不是愚人節玩笑,今天晚上8點,我真的在「台南政大書城」有一場好書分享會,分享的是去年出版的《失去的喜悅》(圓神出版社)。無須報名、帶書,自由入座,現場亦有書可供購買。 今年一月起,每個月第一個週一晚上,我都會在台南政大書城分享一本好書,今晚是第四場了,前三個月分享的各是: 《我可能錯了》 《人生4千個禮拜》 《照顧別人,是一門不可能完美的藝術》 以前還住在台中時,也辦過類似分享會,當時叫做「少少讀書會」,前後導讀了19本書。日前回台中參加馮以量老師的演講,見到許多當年在讀書會認識的朋友,不勝懷念。 「少少」餐廳後來收起來了,如今我也搬到南部了,當年往事除了回味,也慶幸能在另一座城市重啟爐灶,以好書繼續和新朋友結緣。 當然,也感謝政大書城提供場地。書城在三月安排的其他活動也很精彩,歡迎南部朋友來參與。 今晚見!

閱讀筆記:《孩子的不凡,來自你的不厭其煩》

圖片
這是我第二次搭他開的車,仍有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。有時覺得他還是四、五年前那個稚氣未脫的大男孩,可明明他已21歲,有了駕照,言談中亦不時散發出穩重、自信的成熟。 想起當年與他幾次談話,談的都是他對選組的困惑:該選社會組好呢,還是自然組?那時他才高一,很沒自信,也不知自己喜歡什麼、想要什麼。 幾次談話,有一幕我印象深刻。我請一旁的妹妹給哥哥一些回應,只見她的眼眶充滿淚水: 「哥哥,你要自己做決定啊!不要每次都讓媽媽替你選擇嘛!」 在那瞬間,我看見了妹妹對哥哥的心疼,也感受到兄妹之間的真摯情感。 女孩極有主見,與哥哥截然不同,但她亦有自己的生命議題,我曾陪她走過一段狂暴的青春歲月。 兩年前,女孩國三,有天突然打來電話,笑嘻嘻地說: 「老師,我想告訴你:我以後不需要你了,因為我現在有什麼話都可以跟媽媽說了。」 我愣了好一會兒才意會過來,忍不住笑了,儘管早就知道她說話直接,但如此開門見山,還是令我驚奇。 不過,更多的是喜悅與感動,因為女孩的話語意味著:媽媽能接住她了。家中有兩個特質迥異的孩子,要成為能接住他們的父母,真不容易呢。 近日讀著神老師(沈雅琪)的新作《孩子的不凡,來自你的不厭其煩》,亦有同樣的感動。 神老師是學校教師,也是三個孩子的媽,她的小女兒在十個月時,就被醫生判定為終身學習遲緩,這對任何父母來說,都是極大的挑戰。 書中第一個故事,就把我感動到了。 沈老師的小女兒自小肌肉張力不足,拿過中度肢體障礙手冊,進入小一時,由於教練與媽媽的支持,參加了人生第一場體操比賽,賽後開心地上台領獎,尚不識字的她完全不知自己每個項目都是最後一名,只沉浸在上台領獎的喜悅裡。 令我動容的是:教練其實可以選擇其他孩子去比賽,好讓帳面成績更好看,但他沒有,反而主動提議讓小女孩參加。難怪沈老師會感嘆:在這個成績至上的環境裡,最後一名的孩子有沒有機會呢? 在另一個故事裡,沈老師寫到,自己不是特教老師,只是一個陪伴孩子生活的媽媽。面對小女兒的讀寫障礙,她完全不會焦慮,也沒有任何專業方法能教孩子認字寫字,她只是在孩子需要時提供協助,在孩子做得好時給予鼓勵,讓孩子不會為天生的障礙愧疚。 我想,光是要做到這樣,就很不容易吧。想提供這樣的陪伴,有賴大人穩定的內在狀態,因為孩子不僅會不斷發生令人意想不到新狀況,也會一再發生同樣的狀況,能夠不厭其煩地應對,或許就是最好的陪伴。 回想陪伴那段兄妹期間,到底要選

演講訊息:3/16(六)9-11點,以真誠語言創造親子連結,「泰山文化基金會」主辦

圖片
工作坊裡,一位媽媽提到自己的困擾:兒子對她說話很沒禮貌。 我請媽媽舉例。因為我發現,有沒有禮貌是很主觀的個人感受,同樣一句話,有人聽了覺得沒禮貌,有些人覺得還好。 聽了媽媽的舉例後,我也覺得孩子說話過火了些,但這通常都有原因,沒有人一出生就會說出沒禮貌的話來。 我問媽媽,孩子開始這樣對她說話,有多久了? 一年了吧?媽媽並不太確定。 一年前有發生什麼事嗎? 媽媽也想不起來。 孩子的說話方式,有讓妳想到誰嗎? 媽媽尷尬笑了:「我先生。」 原來孩子的爸爸也這樣說話呀。那怎麼辦呢?有跟先生表達過嗎?如何表達? 聽媽媽的描述,我感覺她對先生有生氣,說出來的話帶著指責,也不怎麼有禮貌呢,不知她自己有發現嗎? 而面對孩子說話沒禮貌,媽媽有跟孩子表達嗎?她是如何表達的呢? 聽媽媽的描述,我感覺她對孩子有生氣,說出來的話也有指責,並沒有比孩子禮貌到哪裡去呢。 我請媽媽做兩件事: 一,不要在氣頭上表達,那通常沒好話,而且得不到妳要的。 二,情緒較為緩和後再表達,但要用新方法表達,因為舊方法只會帶來舊結果。 我提供了兩種新的表達方式讓媽媽現場練習,再讓她自己選擇。練習第二種時,媽媽眼淚汩汩而下,因為她開始跟自己有了連結,表達更如實,更真誠,我也覺得感動。 溝通很不容易,是一輩子的功課,但只要願意改變與學習,便能為生命帶來新的可能。 這個週六(3/16),我有一場免費的線上講座,題目是:「用真誠語言創造親子連結」,泰山文化基金會主辦。我將提供一些新方法,幫助你與家人溝通。不確定是否還有名額,可填表試試。 ★3/16(六)9-11點,以真誠語言創造親子連結,「泰山文化基金會」主辦 → https://www.taisun.org.tw/Activity.aspx?tid=147 若已額滿,或想再深入瞭解「如何陪伴孩子走過挫折」,可以參加我的另一場線上講座,時間是3/31(日)早上,「台中市學習障礙協會」主辦,無論你是一般生或特殊生的家長、老師,皆可參加。非會員需要酌收200元報名費,也相當經濟實惠。 ★3/31(日)9-12點,如何陪伴孩子走過挫折(家長支持講座),「台中市學習障礙協會」主辦 → https://www.beclass.com/rid=284d7ad65e165fd45ff4 今年我也會舉辦多場對話工作坊,將陸續在這裡公告。也可加入我的Line社團,搶先獲得最新課程、演講訊息

閱讀筆記:《教出殺人犯III》

圖片
留意社會新聞會發現,吸毒者、酗酒者常會用「我很懦弱,不夠堅強」來當理由,偷竊者常會用「追求刺激」來當理由,而行兇殺人者常會用「一時氣憤」、「個性急躁」來當理由……。 但這些是真正的理由嗎? 在已故的日本教授岡本茂樹眼中,並不是。 這不見得是他們故意說謊,而是他們對自己的上癮、犯罪動機也不甚瞭解。 岡本教授在深入訪談無數受刑人後,發現他們之所以會犯罪,甚至一犯再犯,皆有一個共通之處:他們的內在有傷,而我們的社會與體制不允許他們說出自己的傷。 為什麼不允許他們說呢?因為我們普遍認為:做錯事的人,有什麼資格談論自己的傷?他們只需要認錯、道歉、反省、改過就好了。 問題是:只要這些傷沒有說出口,沒有被理解,就會一直壓抑在心中,無法真正意識到自己錯在哪裡,更遑論改過向善。 這或許是許多「輔導」、「教化」手段的盲點:只是要犯錯者反省,要「懦弱」者堅強,要容易「一時氣憤」者控制情緒。 反省、堅強、控制情緒都沒有問題,有問題的是「只是」。 岡本教授在他的《教出殺人犯》第三集中提到:自認個性急躁才會殺人的受刑人,內心其實深藏著龐大的憤怒。 「不論是誰都渴望『被愛』,這股渴望一旦無法獲得滿足,很容易產生憤怒的情緒,直到有人接住自己的孤單。」 「受刑人之所以會用異常的方式生氣,其實來自於『只有我是孤零零一個人』、『沒有人愛我』的深層恐懼。」 書中這類深刻的見解俯拾皆是,很值得我們深思。 已讀過《教出殺人犯》前兩集的朋友,更不能錯過第三集。還未讀過此書的朋友,可從第三集讀起。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