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筆記:《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——幸福的奧義》

收到新書《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——幸福的奧義》,快速瀏覽一次,有些失望,感覺這是一本拼湊而成的書,書中的許多故事、例子,我在崇建的其他著作都看過了。

不久,我意識到:我的頭腦太快下結論了,我可能被我的頭腦騙了。

我決定展書細讀。

才讀完第一章,我就改觀了:這是一本整合過,而不是拼湊的書,書中對於冰山的渴望層次,有許多細膩的解說。

我特別喜歡第一章崇建與阿南的對話。

阿南是三十三歲的工程師,常與妻子在吵架後陷入冷戰。

崇建問阿南:「冷戰的時候,想跟妻子和解嗎?」

「不想。」

「發生了什麼事,讓你不想和解?」

「不知道。我就是不想。」

此時,崇建突然神來一問:

「從小到長大,你曾經有被忽略?或不被重視過嗎?」(頁61)

這個問句,如果放在《薩提爾的對話練習》(這是我很喜歡的書),崇建大概會在句末註明對話脈絡:「回溯、渴望」,然後,就沒了。至於他為何會這樣神來一問,可真考驗讀者的程度。

但在這本新書裡,崇建做了詳細解說,令人豁然開朗,拍案叫絕:

「這個問句,來自我的觀察:妻子不說話,是因為吵架吵到累了。阿南不說話,則是來自妻子的沉默。當被人沉默以對,某種程度就是被忽視,以及不被重視。」(頁61)

這番解說,也為對話學習者提供了門徑:對話時需注意什麼,才能問出如此精彩的問句,以連結對方的渴望。

然而,如此深刻的對話,並非套路或技巧,而是來自於對人真心的好奇與關心,用薩提爾模式的術語來說,便是認識一個人的「內在冰山」。

內在冰山有許多層次,包含感受、觀點、期待、渴望、自我等等,本書的重點雖在強調「渴望」,但有時也會以事例說明整座冰山。

例如崇建提到,他曾訪談五十多位沉迷於網路遊戲的在學學生,發現他們的內在(冰山),與一般大人想像的很不一樣——

這群孩子沉迷網路遊戲(事件)時,並未感到快樂,而是覺得煩躁、焦慮、沮喪與無助(感受)。他們在頭腦裡拚命告訴自己:「應該停止了」、「不要再玩了」、「要好好讀書」(觀點),但身體無法自拔,停不下來。他們希望自己能下線(期待),卻做不到。這是因為他們在內在深處認為生活沒有意義,並不覺得自己是有價值、值得被愛的(渴望)。(頁40-41)

崇建的這番剖析,我很有共鳴,因為我年輕時也曾沉迷於電腦遊戲,那是我的價值感最低、生活最茫然的時候。當時,我最喜歡的遊戲是三國志系列與美國職棒,偶而玩一下,的確會感到快樂;一旦沉迷其中,就快樂不起來了。我並不喜歡那樣的自己,卻無法停下不玩,那真是痛苦。

這幾年,我也常與一些網路上癮、遊戲上癮的人對話,其中包括孩子、大人,亦不乏學校老師,我發現,他們的內在也大多與崇建剖析的相近,他們並不快樂,亦不喜歡自己的沉迷。

想幫助網路、遊戲成癮的孩子走出來,崇建的提議是:「改變孩子的內在。」(頁43)

「要改變孩子的內在,父母需改變自己的應對方式,多與孩子對話。透過對話了解孩子,讓孩子擁有覺察、改變內在的狀態,進而改變行為。」(頁43)

簡言之,不能只想改變孩子的行為(那是事倍功半的),而要改變孩子的內在。在改變孩子之前,大人需先改變自己。

改變的第一步,不妨從好奇、了解孩子的內在開始,不要急著解決問題。事實上也急不來,大人反而需要去覺察自己的著急,而不是被著急所控制。

接著,再學習連結孩子的渴望。

我的工作夥伴亞芸,曾詳細記錄自己沉迷手遊的歷程,她能很快走出來,是因為她「擁有覺察、改變內在」的能力,而這樣的能力,是亞芸藉由不斷學習與練習得來的。我相信,無論大人小孩,都值得擁有這種能力。

亞芸自述沉迷手遊的歷程,很值得參考:從沉迷手遊中解脫

崇建鼓勵大人先改變自己,再改變孩子,這其實也是他自身的歷程,他在學習薩提爾模式後,先改變了自己,而後也改變了與原生家庭的關係,我以為,這類故事是整本書最動人之處。

崇建與原生家庭的故事,有的我聽他說過多次了,像是他生母和胖阿姨的事,他隨父親回山東、陝西省親的事。但也有些是第一次知道,像是他與父親「聯手」隱瞞後母保險金的過程,我便看得瞠目結舌。

在新書中,崇建不只細說這些故事,更從冰山的層次來解說故事,使人知其然,亦知其所以然。

例如,崇建提到自己能在長大後與生母和解,應歸因於十歲之前,他曾在家庭中獲得完整的愛,而在母親離家後,他又得到父親完整的愛。崇建說:

「這使得我後來的生命,在認識薩提爾模式、托勒、靜心與正念後,能夠深刻地連結自己。」(頁129)

日後,他不僅能與母親和解,甚至也能包紅包給當年恐嚇過他的胖阿姨。崇建從渴望的層次來解釋他為何這樣做:

「我以前恨胖阿姨,如今已不恨了,但我也並未愛她,更不是可憐她,我只是接納了她。」(頁158)

愛與接納,都是人類共有的渴望。

讀及這些,不禁讓我想起與父親和解的歷程。我能用兩年半的時間,與十八年不說話的父親和解,固然有我自己的努力,有崇建的幫助,但應該也與我的成長經驗有關——

我跟母親的關係始終不錯,我常體驗到來自她的愛與接納。小時候,我跟父親也很要好,我的腦海至今仍有許多愛的記憶與溫暖的畫面。這些渴望的連結,讓我後來能較快速地與父親和解。

然而,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崇建與我一樣幸運,在童年時期被愛包覆著。有過童年創傷的人,難道就無法在長大後連結渴望,獲得平靜與幸福嗎?

並不是的。崇建說:

「渴望的連結,與生命歷程有關,但並非絕對。只要當下有意願,當下的專注就能帶來力量。」(頁129)

只要當下有意願,便可藉由正念靜心,汲取當下的力量,不再被過往的生命經驗勾住。「若非透過正念靜心,也可以透過晤談、工作坊、身心靈課程,或者練習與自己進行愛的對話,去陪伴與愛自己。」(頁102)

在這個時代裡,資源太豐富了,只要有意願,就有改變的機會。而這個改變,需由內在先改變。

一個人的內在改變後,會發生什麼事呢?我最喜歡書中這句話:

「一旦內在自由了,就能創意地應對。」(頁187)

這句話,越讀越有滋味。

留言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