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21的文章

孩子不願說出感受,怎麼辦?

 小六男孩在學校遇到了挫折,由媽媽陪同,來與我談話。 我與男孩有過一面之緣,但孩子長得快,我已認不出他,他也不記得我了。我問媽媽,男孩當年多大?媽媽說,小二。 這麼久了?我不禁感慨時光飛逝。 我與男孩對話40分鐘,男孩願意說些簡短的句子,但更多時候,他都不加思索地回答「不知道」、「忘記了」,我猜想他不願多談。與他核對,果然。 我提出最後一個邀請:是否同意我握著他的雙手? 男孩同意了。 我握著男孩的雙手,專注看著他,感謝他願意坦承自己不願多談,也感謝他願意撥空跟著媽媽前來。 而後,我結束了與男孩的對話,讓他到一旁玩耍。 接著,我與媽媽對話,核對心中猜測。 媽媽說,男孩平日亦不願意與人互動,就算媽媽問他,也常答以「不知道」、「忘記了」,今天還算願意回應我。 我問媽媽,陪孩子來,想得到什麼呢? 媽媽說,希望孩子能說出感受,不要壓抑在心裡。 我問:「孩子說出感受,對他有什麼好處嗎?」 媽媽笑了,略帶尷尬。 原來,孩子只要說出感受,媽媽便會立刻給予建議、方法,或者儘快到學校為孩子解決問題,這反而讓孩子倍感壓力,幾次過後,便不願多說了。 媽媽這幾年常來上課學習,對於自我覺察與對話已有基礎,我遂提供幾個方向,讓媽媽回去練習: 一,多關注孩子的內在,不要急著解決問題。 二,多與孩子分享感受,孩子才會願意分享感受,這是最好的身教。 三,每天醒來或睡前,跟孩子說句愛的語言,以連結渴望。 四,每天抽出5-10分鐘,專注與孩子對話。對話時,不帶期待,不討論課業,而是好奇孩子的喜好。 這些功課,都需要父母自己來做,我無法取代他們的責任。當然,他們也會是第一個品嚐到甜美果實的人。 祝福這位媽媽。

讀書筆記:陳志恆《你怎麼沒愛上你自己》

圖片
陳志恆心理師寫了一本溫柔、溫暖的小書:《你怎麼沒愛上你自己》。 表面上,這本書是寫給孩子看的;實際上,也很值得大人一讀。因為孩子是大人教出來的, 如果大人經常以身教示範愛自己,孩子怎麼可能不愛自己呢? 但現實生活中恰好相反,許多人都恨自己,厭惡自己,不喜歡自己,常批判、指責自己。結果是,一個常自責的人,通常也會指責他人。因此,每當有媽媽來問:「我要如何不再指責孩子呢?」我的答案都是: 「妳得先停止指責自己。」 更進一步來說,你得先愛上你自己。 那麼, 什麼叫愛自己呢? 志恆這本小書化抽象為具體,清晰解釋了愛自己: 一,不做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事。 二,不容許別人侵犯自己的權益。 三,不做會減損他人尊敬的事。 那麼, 要如何愛自己呢 ?志恆提供的方式亦實用易行。 在〈培養欣賞自己的眼光〉一篇,志恆建議:「 找到具體事實作為欣賞自己的證據。 」這包括三個面向: 個人強項或特質、自己長期以來的進步、對生活採取新的嘗試 。這些方法,都會比每天對著鏡子說「我很棒」、「我是美好的」來得有效。 在〈珍惜自己的名聲〉一篇,志恆建議:「 善用網路,幫助自己留下好名聲,別讓現在留下的數位足跡,傷害了未來的你。 」具體方式是:「 在網路上累積作品 。」這對生活在數位時代的青少年而言,實在是很受用的提醒。 志恆是專業心理師,對情緒議題自然擅長,他在書中花了諸多篇幅, 介紹安頓情緒的重要與方法 ,也值得大人、小孩學習。 我最喜歡的一篇是〈有時候,勇氣用完了也沒關係〉。志恆說: 「你永遠會找到更多勇氣去面對困境,只是目前暫時沒庫存而已。你能做的事情,就是接受自己勇氣用完了這個事實,允許自己可以沒那麼勇敢,允許自己暫時可以膽小退縮。」 這對許多不願意放過自己的人,是多麼溫暖的接納呀。而 能接納不完美的自己,這亦是愛自己。 讓我們跟著志恆的這本小書,開始愛自己吧。 延伸閱讀: 〈 讀心理師陳志恆著作小記 〉

父親說,自己是幸福的

好久沒看到父親了。 自從五月中旬三級警戒以來,我只見過他一次,還是因為他生病住院,我在急診室陪了他十二小時。其他時候,養老院門禁森嚴,謝絕一切探視。 上週一,終於符合第二劑疫苗抗體生效等規定,可以去見父親了,我一方面很高興,一方面又有些擔心:他會不會不認得我了? 父親還認得我。 只是,他一見到我,便氣急敗壞要我立刻帶他去遠地工作。他忘了自己退休二十年了。 我與父親周旋半小時,將這幾年的所有學習與練習都用上了,應對得很不錯,但內在還是有衝擊。回去後,做了許多內在功課,處理了這些衝擊。 今天再去看父親。出發前,覺察到上週的「陰影」還沒完全過去,我的內在仍然有擔心、害怕、焦慮、不安等情緒,我甚至一度不太想去,想找天氣變冷這個理由逃避去看他。 我讓自己回到當下,允許自己有種種情緒。而後,一股力量升起:上週猝不及防,都能做得那麼好了,今天有了心理準備,難道會做不到嗎? 騎車上山,沿路上,我讓自己更專注於當下,覺知著寒風,與台灣欒樹的美麗果實。 進了養老院,見到父親,他的狀態比上週安穩很多,只有一點「小煩惱」。他說,他有兩輛廂型車,實在太佔空間了,不知道該怎麼辦? 事實上,父親並沒有兩輛廂型車,唯一那輛在多年前就賣掉了。 但我無意與父親在事件的真偽上爭辯,那沒有意義。我只是耐心聽他說完,而後問他: 「這兩輛車要如何處理,你有什麼想法嗎?」 「我沒有想法,所以才問你呀。」 我也沒有想法呢。 停頓一會兒,回到內在,感覺自己很平靜,遂如此回應: 「這件事,我回家後先跟妹妹討論,再來跟你商量,好嗎?」 父親點頭同意了。 下週如何發展,下週再看吧。 這是今天的插曲。 我去探望父親,已習慣握住他的雙手,與他說話。我通常會告訴他: 「爸,看到你,我很開心。」 父親聽了,通常默然無語。 今天則不然,他居然回應: 「看到你來,我覺得好幸福。」 我有些驚訝,這是我第一次聽父親說自己幸福。 臨走前,父親說了同樣讓我驚訝的話: 「你現在講話跟以前很不一樣。」 這句話我常聽老朋友說,卻是第一次聽父親說,我太好奇了: 「哪裡不一樣呢?」 他仔細想了想:「說不上來。」 「你印象中,我以前是怎麼說話的?」 他仔細想了想:「說不上來。」 「我現在說話,跟以前有什麼不一樣嗎?」 他仔細想了想: 「你現在說話很客氣。」 我聽了大笑,真沒想到是「客氣」。 「客氣」一詞在不同地方會有不同意思,我又跟父親核對了好一會兒,

志梅的分享2:面對父母的老去(下)

 志仲老師, 您好。媽媽的病沒有好,考驗還接著在發生。 昨天早上6:30,是我和夥伴們例行學習的時間,電話鈴又響了。拿起來一看,果然是爸媽打來的。 我接起來,不等爸爸說話,就問:「是不是媽媽又出事了?」我覺察到我的聲音很尖,語速很快。 爸爸說:「是,媽媽今早又發燒了,那些症狀又有了……。」 我不等爸爸說完,對著話筒急促地說:「我現在就過去。」 接著就掛了電話,當時內心冒出的話是:「媽媽沒好嗎?這是怎麼回事?」 想起您文章中寫到的,深呼吸回到當下。我放下頭腦裡的念頭,深呼吸了5下,好一點。穿衣服時覺得手有一點發抖,再緩緩深呼吸2下,平靜多了。 接著我迅速告知小女兒和先生,出門開車去爸媽家。 今天開車和上次不同,我覺察到身體比較放鬆,內心很平靜,很安穩。 到了家,接上父母,一路上仔細詢問。原來媽媽的病沒有好完全,症狀這幾天還是斷斷續續的發生,只是輕重不同,今早比較厲害了。我一句話差點沖出口:「我每天都打電話問您們,您們不是說沒事兒了嗎?怎麼早不跟我說? 」 覺察到這句話裡的指責,咽到肚子裡,深呼吸,停了下,放輕語氣問: 「媽媽原來每天都還有症狀啊?都還有些什麼別的表現?」 到了醫院,進入病房,做常規檢查。在病房裡等待時,沒事幹,不像以前翻手機看微信,這次我閉眼深呼吸,練習覺察。 檢查結果出來,醫生說是細菌感染,開了藥,回家。一路上我又想到崇建老師課上講到的,我們都愛彼此,可是語言裡都沒有表達。 爸爸語氣不滿地說:「醫院裡抽了那麼多的血,我都數了,10瓶小管子,4瓶大一點的,我估計都XXX毫升了。」 我頓了頓,說:「媽,爸爸很心疼您,今天一定會給您補補營養。」 爸爸連忙點頭說 :「對,今晚給媽媽蒸雞蛋羹。」 媽媽說:「今天又耽誤你,害你又請了一天假。 」 我看著媽媽的內疚,我想起了我的內疚。我想了想,說: 「媽,我知道您關心我,工作的事我有數,會處理好的。我也很關心您們。您和爸爸下回有病一定早點跟我說。」 我想起您寫過的40多篇跟爸爸的故事,想來這一路走來真的很不容易。尤其我現在也處於這樣的狀態,更能感覺到您每一次給自己做功課的努力與認真。  我記得您說過,生命是有智慧的。確實,最初我想當縮頭烏龜,不想面對,現實就逼著我每天都要去面對。感謝您匯總的這麼多文章,在我需要的時候可以讀到它們。 祝福您和您的父親 志梅

志梅的分享1:面對父母的老去(上)

昨夜與紀宗佑老師對談《允許自己選擇愛》,宗佑大方分享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位置、與父母的關係,我對宗佑有了更多瞭解與尊敬。 我與宗佑認識數年,但並不熟。有一陣子,我們每個月要同赴一處聚會,都會搭林雅萍老師的車,在雅萍到來前,我和宗佑常在火車站相遇,亦僅是小聊幾句而已。 昨夜,聽了宗佑的故事,我發現在與父母的關係上,我們竟有驚人的相似,我與父親和解數年後,宗佑也與父親和解了。 我們都走在成長的道路上。 同行的伙伴真不少,定居在美國的志梅也是。 志梅最近寫了兩封信給我,分享了自己面對父母老去的歷程,我認為這個歷程很珍貴,值得給正在歷程中的人參考。徵得志梅的同意,我將信件分享於此,今天先貼出第一封。 ____________ 志仲老師, 您好! 這次在崇建老師的紐約線下工作坊裡,我也遇到了您在「家和」類似的事件,很想跟您分享。事件對我的衝擊是一整天,我儘量寫簡單點。 事情發生在工作坊第二天的早上。 早上六點鐘。起床後看到淩晨4點多家裡打來十幾通電話。霎時,血往頭上湧,心開始狂跳。我馬上打回家沒人接,又打幾次,還是沒人接。爸爸前段時間心臟一直不好,頓時很多不好的念頭冒出來。我迅速的做了一個決定,開車去爸媽家。一路上我除了覺察到心一直怦怦跳,也有好幾次覺察到身體的僵硬。 到了家發現一切無恙,父母都在熟睡。我放下心,沒有吵醒他們,開車回家。雖然內心還有疑惑,但是回家的路上,我感覺自己身體放鬆了許多,內心也變得平靜。 課堂休息時,給家裡打了個電話,詢問緣由。 原來是媽媽病了,發燒發麻無力。聽到這個消息,除了意外,我覺察到了自己的難過。 跟爸爸詢問我是否需要回家送媽媽去醫院,爸爸說媽媽現在退燒了,暫時不需要,先觀察一下。 放下電話,呼吸幾下,我問自己是否需要離開課堂,立刻回家?這個念頭的升起讓我的難過更加深一點點。因為崇建老師的紐約線下工作坊很難得,我盼來很久,不想錯過。 然後我的答案是不要回家,這個答案讓我的內疚跑出來了。 跟內疚在一起片刻,發現我的委屈起來了。委屈為什麼在這個節骨眼,家裡會出意外。 過一會兒,我的孤單出來了。覺得好多的壓力都朝我壓下來,肩膀頓時變得很沉。 晚上決定到爸媽家睡。到家時快10點了,進屋看到媽媽的第一眼,覺得媽媽很沒精神,很無助,像個小孩子,心疼就出來了。然後,那天晚上我握著媽媽的手,仔細聽他們一天都發生了什麼。我覺察到跟爸爸媽媽交談的每一句話都像有一個針

到羅寶鴻老師的美語班觀課

 我和羅寶鴻老師認識多年,這好像是第三、四次見面,我們都忙,住得又遠,要見上一次面,並不容易。 寶鴻很體貼,每次去找他,我都像在度假,愉快、舒服且輕鬆。 這次除了喝茶(又喝到懷念的薄荷茶了)、閒聊,還有機會到寶鴻的美語班觀課。 我的英語很破,不會說,也不太感興趣。但是看寶鴻上課,會讓我心癢,想跟著說,因為他上課太有趣了。 比教學有趣更讓我印象深刻的,是寶鴻的帶班能力。 許多老師的夢想是:孩子可以自由表達自己,又能遵守課堂規則。這不容易。我看寶鴻做起來游刃有餘,每當孩子快逾越界線了,寶鴻皆能不著痕跡地讓孩子回到界線內,課堂繼續流暢運作。 這個「不著痕跡」讓我好奇。 我想,除了經驗豐富、深厚的蒙特梭利涵養,也與寶鴻的內在平穩有關。 有些老師的確也能像寶鴻這樣帶班,但他們的內在並不寧靜,積累、壓抑了許多情緒,久之便會疲憊或失控。 而寶鴻從事這行多年了,至今仍樂在其中,他不僅真心愛孩子,亦有強大而穩定的內在。 我在教室後面觀課,感覺很幸福。

讀心理師陳志恆著作小記

圖片
我和陳志恆心理師結識於他的一場演講。不過,根據他的說法,在那之前他已聽過我演講,只是我毫無印象了,可能是他把自己藏得太好,也可能是我有眼不識泰山。總之,我們錯過了一些認識彼此的機會。 今年五月,我們相約見面,總不會錯過了吧?沒想到疫情兇猛而來,我們又再次錯過。 今天沒再錯過了。 志恆來台中演講,正好我在台中也有演講,我們約在一家桌子有點小的店,不過這也讓我們更靠近。我驚異於志恆的真誠,也驚異於我們有好多不同,卻可一見如故。 臨走前,我從志恆那裡拿了幾本書,而後,他去搭捷運,我去搭火車,各奔演講。 在火車上,我瀏覽了志恆的三本著作。 《你怎麼沒愛上你自己》 ,光是書名就如此溫暖,內容亦然,一讀就停不下來。 《擁抱刺蝟孩子》 ,信手翻到第19篇,看到這句話:「 沉迷網路是孩子用來因應生活困境的途徑。 」覺得志恆講得太好了。 我喜歡從冰山的「渴望」層次來談網路成癮的原因與解決之道 , 而志恆是這樣說的 : 「 一個在現實生活中『孤單、寂寞、覺得冷』的孩子,一旦進入網路世界,逐漸發現這真是個世外桃源,既能讓人感到溫暖,又會備受重視,同時還很有成就感,當然登入後就不想登出了。 」 我們的看法不謀而合。 我常在對話示範裡呈現「正向好奇」,我很驚訝志恆的 《正向聚焦》一書竟能如此有系統地解說正向 ,看來我得好好一讀,為自己增能了。 下了火車,轉搭公車,我才發現,我的目的地其實距離志恆的目的地很近,我應該跟他一起搭捷運的。 延伸閱讀: 〈 讀陳志恆心理師的《你怎麼沒愛上你自己》 〉

內在覺察練習:如何使用「情緒清單」?

圖片
  「情緒清單」是我常用來安頓內在的方式,頗多朋友來信詢問:那是什麼?要怎麼用?我很難回答,因為那像學習游泳、開車一樣,需要現場體驗,很難用文字或言語得到體驗效果。但考慮到詢問者眾,也不是每個人都能來上課,我想嘗試用簡單、易懂的文字,來說明「情緒清單」的基礎用法。 安頓內在的第一步是:辨識自己在當下有哪些情緒。 我們自小被教導要壓抑、逃避情緒,因此對於情緒十分陌生,許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生氣;就算感覺到生氣,也很難發現自己生氣的背後可能有無力、委屈、受傷等情緒。無法辨識情緒,就很難進一步安頓情緒。 情緒清單的基礎用法,便是辨識情緒:事件發生後,不妨 以情緒清單逐一自問 —— 我有生氣嗎? 我有難過嗎? 我有驚訝嗎? 我有受傷嗎? …… 使用時,需注意以下幾點: 一,自問的速度儘可能慢 ,越慢越好。每個問句之間,需停頓幾秒,甚至更久。 二,只是去感覺情緒 ,不要去思考情緒或事件。 三, 如果有感覺到「生氣」,便告訴自己:「有,我在生氣。」或者將「生氣」兩字寫下。接著再問自己:「我有難過嗎?」依此類推。 四, 如果未感覺到「生氣」,就問自己下一個問題:「我有難過嗎?」依此類推。 五、 將情緒清單上的情緒自問一輪後,若有時間或意願,可再自問第二、三……輪,往往會有意外收穫。 例如,第一輪未感覺到沮喪、孤單、緊張,第二輪便從這幾種情緒問起:「我有沮喪嗎?」(停頓)「我有孤單嗎?」(停頓)「我有緊張嗎?」依此類推。你可能會發現,有些情緒在之前被壓抑或忽略了。 六,一定要自己先練習,切莫急著教孩子 。我常看到大人自己很少練習,卻要孩子練習,孩子更需要的是大人的身教。 七、 清單上的情緒可依照需要,自行調整。 你可能覺得清單上的某些情緒不是情緒,那就刪掉不用。你可能覺得有些情緒不在這份清單上,亦可自行補上。打造一份最適合你的情緒清單,才能帶給你最大的好處。 以上是情緒清單的基礎用法與注意事項,這是我能用文字表達的極限了。 常做這個練習,你會對自己的情緒越來越了解 。有時,光做這個練習,你會赫然發現:沒那麼多情緒了。這是健康回應情緒的方式。 我使用情緒清單多年了,至今仍不斷在生活中練習。我能與父親和解,能在父親生病住院時不驚慌失措,能回應生活中各種艱難的時刻,情緒清單功不可沒。 當然,上述方法只是情緒清單的最基本用法, 其他較進階的用法 ,需要搭配自由書寫、情緒冰山、靜心等工具,這

寶盈的分享:當下的力量,重生的婚姻

住在美國的寶盈,在一次線上課程裡,敘述她與孩子相處的片段,我很驚訝她竟能於孩子有情緒時停頓下來,不去急著解決問題。問她是如何做到的?寶盈說: 「我練習三年了。」 這句話,深深打動了我與其他線上學員的心。 寶盈近日傳來一篇訊息,我很喜歡。讀到她與丈夫的互動時,我的眼眶微濕了。徵得寶盈的同意,將她的文字分享於下,亦與所有不斷練習回到當下的朋友共勉之。 __________ 我參加了崇建老師在紐約的工作坊,在回家的火車上,「好晃」、「又晃」,這個念頭頻頻來訪,每次出現我都只是看着它們。內心的富足與平安,外境干擾不了我。 我買了普通艙位,先生體貼的替我升級商務,希望我的回程坐得舒服一點,可是他不知道商務會在最後一節車廂,比普通艙位更晃。因為內在沒有被外境干擾,我對先生也沒有心生埋怨。 我第一次搭火車,提早一站下了車,先生從預定的車站趕來接我,那個時候凌晨兩點。我帶着喜樂迎向先生,路上分享我在工作坊的學習。 臨睡前先生向我道謝,我反問他應該是我說謝謝,為什麼是他?他回答我: 「因為你給了我一個新老婆。」 先生的回答,讓我有了一個新的看見—— 他舊的老婆會覺得他很多事,被火車晃了四個小時還下錯火車站,看到他的當下肯定會有諸多抱怨。 而他新的老婆卻是笑瞇瞇的迎向他,看見他的體貼,感恩他一直以來的包容。 我想,有一部分我是聽了《當下的力量》,讓我更容易看見念頭,不去認同它,我就有了內在平安。

與醫護界的美好連結

到中山醫學大學講對話,花了一些時間,才找到校門口。 兩年前來講過對話,但當時是去附設醫院,對象是醫護人員;這次是到大學,對象是學校導師。學校與醫院的位置不太一樣,我邊找邊問,總算沒耽誤演講。 這幾年,我與醫護界有較多連結,一方面是父親生病所需,另一方面也與我的工作有關——有時會有醫療院所邀我去演講、帶工作坊,例如高雄榮總、草屯療養院等等;有時則是醫護人員來報名參加我的課。 演員陳佩斯早年到電台受訪,會在簽名本上留下「 無病 」二字。「無病」猶如「萬事如意」,是對人真誠的祝福。其實,人活於世,誰能無病?生了病,會需要看醫生,能有一群醫護界的朋友可以請益,讓自己多一點身體健康,少一點病痛折磨,多好! 今天到中山醫大,想起該校與該院的郭慈安老師與畢柳鶯醫師。 兩年前來演講,認識了郭老師。郭老師除了在中山醫大任教,當時也是「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」的理事長,知道我照顧父親的故事後,她特地邀我到台北信義誠品店,與她對談 《我是兒子,我來照顧》 一書,那也是該系列讀書會的最後一場。能為長照略盡棉薄之力,這是多麼有意義的緣分! 我與畢柳鶯醫師的緣分,則更為奇特。 2013上半前,我還沒走進這一行,甚至還未接觸薩提爾模式、托勒、靜心,每天到處聽講、看展,有次在「野望影展」看了一部生態紀錄片〈紐約紅尾鵟傳奇〉,對紐約中央公園感到好奇,上網搜尋,意外闖進一個名叫「 阿畢的天空 」的Blog,被作者所拍的照片驚艷住了,我這個不太留言的人還在文章底下留了言。 多年後,早已忘了此事,直到畢醫師來上課,我們私下偶有交流,我才赫然發現:「阿畢的天空」正是畢醫師長年經營的Blog,這實在不可思議。 畢醫師好學不倦,退休後仍持續學習,筆耕不輟,是我這個後生晚輩的楷模。她多次來上課,我記得的有生命書寫工作坊、靜心體驗營、對話工作坊、托勒讀書會。 畢醫師在「阿畢的天空」多次分享上課心得,其中有一篇是〈 身心療癒三部曲(2)——羅志仲的托勒讀書會 〉,寫得鉅細靡遺。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與第三部,分別是她參加周志建與李崇建工作坊的課後心得。能跟兩位大師並列,是我的榮幸。 畢醫師將有新書問世,很值得期待。 從事這份工作,能與各式各樣的人連結,也包括醫護界的朋友,實在很有意思。 ※延伸閱讀:畢醫師的「身心療癒三部曲」 身心療癒三部曲(1)周志建的敘事療法 身心療癒三部曲(2)羅志仲的托勒讀書會 身心療癒三部曲(3)

答問集3:如何陪伴病痛中的父母?

問:最近我母親因為身體病痛,常說不想活了,這讓我常常陷入深深的難過之中,而不知如何是好,想聽聽志仲老師的經驗。 志仲答: 我的父親亦飽受病痛折磨,有時也會說出他不想活了這類的話,我歸納自己的應對方式,有四大脈絡: 安頓內在、釐清界線、專注聆聽、溫暖對話 。 一,安頓內在 這是一切的基礎,我們若無法先安頓自己的內在,是很難回應父母的。 參加過我的課的朋友,都熟悉我用來安頓內在的方法: 靜心、自由書寫、走冰山、情緒清單 等等。這些方法,需要不厭其煩練習,平常練習得越勤,效果就越好。 這位來信詢問的朋友多次參加我的課程,很熟悉這些方法了,可以運用所學,來安頓自己的難過,並探索難過的背後是什麼。 我在Blog的部分文章裡,也有寫到我如何運用這些方法: 〈 在每次衝擊到來時,練習回到當下 〉 〈 父親生病時,我的「固定型思維 」〉 〈 鬆綁父親住院帶來的規條 〉 二,釐清界線 釐清我們與父母之間的界線,是現代為人子女者需要學習的。雖然困難,但不是不可能。如果學過薩提爾模式的冰山隱喻,會更容易些。 簡單來說, 我們可以與父母在渴望中連結,但需要釐清彼此在感受、觀點與期待上的界線 ,讓凱撒的歸凱撒,父母的歸父母。 我也有幾篇文章談到釐清界線、連結渴望: 〈 連結父親、妹妹與我三人的渴望 〉 〈 陪伴父親,而不為他的人生負責 〉 〈 父親的人生功課,不等於我的人生功課 〉 〈 臣服於父親的無法臣服 〉 三,專注聆聽 專注聆聽,是我們能給予父母的一份禮物。光是如此,便能連結父母的渴望,他們會深深感受到自己被接納、被理解了。 但 要專注聆聽,必須保持「臨在」 ,托勒、阿迪亞香提的書對於「臨在」頗多著墨,我是藉由天天靜心,讓自己常能處於「臨在」狀態中的。與父母相處,「臨在」更不可少。 〈 保持臨在,聆聽抱怨 〉 四,溫暖對話 我這幾年四處推廣對話,自己也深受其利,常與父親對話。在對話中,我不僅更了解父親,也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 對話會帶來覺知,帶來療癒,也帶來力量。李崇建《薩提爾的對話練習》〈擴散〉一章,收有我的一篇長文,其中有寫到我與父親的對話,崇建有詳細解析,值得參考。以下幾篇,也都是寫我與父親的對話。 〈 父親是我的靈性導師 〉 〈 父親的貴人 〉 〈 美好的對話品質,需要細心呵護 〉

年少時不懂安頓情緒,卻自有逃避之道

我常在演講或工作坊現場示範對話,每次示範都是冒險,因為我不知道與我對話的人會是誰?又會提出什麼樣的議題?因此,我能接納有時對話效果不如預期。 只是,像最近這樣,一連四堂課的對話示範,結果皆不甚理想,不免情緒低落。 取出情緒清單,結合靜心式的自我探詢,開始自由書寫 ,半小時過後,低落的情緒便如風卷殘雲,一去不返了。 幾年前情緒低落,大抵需要幾個小時。 再早一些,需要幾天。 更年輕乃至年少的時候,會持續幾週悶悶不樂。 這其實也是我學生時代課業不好的原因:只要心情不佳,便讀不下書。 如果當年就懂得安頓情緒,或許我的課業會好很多。 但或許,也會失去許多。 年少時不懂得安頓情緒,卻自有逃避之道。 例如打球。在籃球場上可打上一整天,直到太陽下山,還在摸黑投籃,不覺疲累,一方面固然年輕力盛,其實也是不知如何安頓煩悶之故。但至少,我是藉由打球逃避情緒,並不曾學壞。幾位交情三十年的朋友,都是在球場上結下樑子的。喔不,是結下緣分, 打球之外,閱讀、寫作也是逃避情緒的好方法。鬱鬱寡歡時,課本是絕對看不下去的,但課外書可饒有興致一本接著一本。唐詩、宋詞,似懂非懂讀著,讀不懂,就背吧。或者硬背下整首〈長恨歌〉,或者細細琢磨「人跡板橋霜」,一個晚上也就過去了。 情緒,眼不見為淨。 我後來會喜歡閱讀、寫作,能鑑賞文學之美,回想起來,不正是肇因於此嗎? 如果到了四、五十歲,我還在用這類方式逃避情緒,大概免不了睡眠障礙、身心病痛的折磨。但如果是當年呢?倒是挺浪漫的。 年輕時浪漫,年紀大了平靜,這樣的人生很豐富。 喔對了,第五堂課,對話示範做得滿不錯。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