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親的貴人

近日的工作行程排得極好,每工作幾天,便有一天休息。也有更好的:前日才休息,今天又休息了。

跑步,早餐,自由書寫,諧振式呼吸,接著便上山去看父親。儘管陽光燦爛,我還是套了一件長衫,畢竟秋天到了。

養老院裡,父親已穿上外套,像個家具般漠然坐在角落。院裡的老人有自己的一套秩序,父親已習慣坐在那個角落,而我也習慣往那個角落走。

父子倆今日聊得頗久,起因是他問起我的工作,我說起接下來的各種行程,他突來一陣感喟:「你的學長真是你的貴人呀。」我點了點頭,父子倆同時靜默了下來。半晌後,他想起一件往事:「我也有個貴人……。」

「喔,他是誰呢?」我頓時感到好奇。

「他住石城,當初介紹我進入電信局當臨時司機。五年後,我成為正式司機。」

講完了?是的,就這麼簡單。我決定開啟對話模式,問出多一些內容。

「石城在哪裡呢?」

「你不知道石城在哪裡呀?」

「不知道。在哪裡?」

他停了一會兒:「石城就在石城啊。」

呵呵,這是哪門子的答案?「石城在哪個縣市呢?」

「就在台中呀。」

「台中的哪裡?」見他一臉茫然,我多問一句:「哪個鄉鎮?」

「東勢。」

光是地點,就花了好一會兒工夫,跟父親對話,可真不易呢。但這對現在的我而言,越來越不是問題了——

他是誰呢?你們是怎麼認識的?你當時在做什麼工作?你跟著他做多久?他怎麼會介紹你去電信局?他怎麼有辦法介紹你進去呢?

父親最後在電信局退休,也靠著在電信局的穩定工作,養活了一家大小。因此,那位介紹人何止是父親的貴人,也是我們家的貴人。

父子倆的對話持續著——

你後來成為正式司機,他知道嗎?他有什麼反應?你們後來還有聯絡嗎?他現在還在嗎?他過世幾年了?你怎麼會知道他過世的消息呢?他中風期間,你有去看過他嗎?那家療養院在哪裡?你是怎麼去的,自己開車還是搭客運,還是……?你那時候退休了嗎?你和媽去看他的時候,他有辦法講話嗎?他是哪一手和哪一腳沒辦法動的?他要你不要常去看他呀,什麼原因呢?後來,你還有去看他嗎?……

曾經18年不說話的父子倆,現在竟能如此和諧對話,一談就是半小時、40分,想來真是不可思議。

這樣的對話有技巧或脈絡嗎?或許有吧。但在對話當下,我不會去考慮技巧或脈絡。當我把眼前這個人當成「人」,我便會對他有無窮盡的好奇與關心,乒乓球式的對話便會持續發展下去。若是我將眼前這個人視為「問題」或者「有問題的人」,或者帶著期待、目標、預設立場與對方對話,對話便結束了,甚至無從開始。

對話,只是對人的好奇與關心,沒有其他雜質。

找回對人純粹的好奇與關心,是對話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

留言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