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如果爸媽不希望你回去看他們

你很久沒回去看爸媽了,偏偏這時,你的手足跟你說,爸媽也不希望你回去。 你問,怎麼辦?需要跟爸媽核對嗎? 可核對,也可不核對。 如果要核對,你有辦法開口嗎?他們的答案,你承受得了嗎? 在核對之外,你還有其他選擇。你至少可自問兩個問題。 第一個問題是:我想回去嗎? 注意喔,是我「想」回去嗎?而不是我「應該」回去嗎? 如果你真的很想看他們,那就回去看看吧。你是為了自己而回去的,你是在做一件你想做的事。 但如果你認為自己「應該要」回去,不如先停下來多自問幾句:我「想」回去嗎?我是為誰而回去的?這個「應該要回去」是怎麼來的?那是誰的聲音? 如果你不「想」回去,卻覺得自己「應該要」回去,你還是可以選擇要不要回去。只是,帶著「我應該要回去」的信念回去,你可能會覺得很不舒服。你能接受這個不舒服嗎?如果可以,那就沒什麼大問題了,因為你正在為自己的決定與感受負責。 以上,是第一個問題:我想回去嗎? 第二個問題:我有受傷嗎? 在跟父母的關係中,你有受傷嗎?如果有,你可以如何回來看見這個傷?照顧這個傷? 有時,這可能比要不要回去看爸媽更重要。 儘管如此,你仍然是有選擇的。如果此刻你不想回來檢視自己是否受傷,那也沒有問題,等哪一天準備好了,再回來檢視也不遲。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呀,我不清楚你的內在發生什麼事?也不清楚你和你的爸媽之間發生什麼事?我實在沒有資格為你做決定,只能提供幾個自我探索的方向,供你參考。 祝福。

讀馮以量《父能量》3

父親人生的最後六年,都在養護中心度過,我因為常去看他,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其他「住民」的故事。 住民,是養護中心對居住在那裡的人的稱呼。 我聽過好幾個類似的故事,都是子女很少(或不曾)去探視。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住民,他的子女每個月都會親自到養護中心樓下繳費,卻不曾上樓去看他。 他們的子女為何如此?除非真正知道背後的故事,否則輕易扣上「不孝」之類的大帽子,對當事人而言太沉重了。 正好,《父能量》裡也有個類似的故事:一位年近60的父親,在住進安寧病房後,兒子只在第一個晚上來過,之後就沒再出現。 看起來,又是一個「不孝」的故事,對吧?但奇怪的是,這位父親卻對作者馮以量說: 「在這世上,再也找不到像我兒子這麼好的兒子了……。」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 以量後來有機會與這個兒子見面,知道了整件事來龍去脈。這裡我一樣吊胃口,不劇透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書來看。 我想說的是,當我隨著以量的文字深入了解這對父子的故事,我對他們的敬意與尊重便油然而生,不會想妄加議論或改變他們。 我猜想,以量當初也是如此吧?所以,他才會說: 「不是每一段關係都需要和解。」 為什麼呢?以量說: 「讓父子雙方的傷痛一一掀開,讓彼此的關係和解,而得到救贖,這是我很擅長的能力。可是對於這位父親,我不忍心。」 對於那位兒子亦然,以量有些到口的話,最後也選擇吞了回來,因為他「不想道德綁架這位成年兒子」。 以量自問:「我憑什麼決定他該怎麼做!」 而這,也正是我一再從以量的書裡學到的:理解與尊重。這遠比任何助人技巧都更重要。 我幾天前曾引用書中一段話,正是在這篇故事的脈絡下出現的: 「我們這些助人者要叮嚀自己,即便我們再怎麼厲害,都不要企圖改善他們父子多年來不曾修復的複雜關係。」 就算不是助人者,我們也可將這段話牢牢記住,去尊重、理解身旁的每個生命。

讀馮以量《父能量》2

我讀過馮以量老師幾本書。在我印象中,他的書都小小本的,字數不算多,但「含金量」很高,故事動人,金句迭出。只是,他的金句常需要對照前後文,或放在整篇故事的脈絡下,才能閃閃發亮。 所以,最好的方式,是去讀他的原書,自能感受到字裡行間的力量。 這本《父能量》的每個故事都很精彩,其中一篇,很值得媽媽一讀:〈你對丈夫的憤怒,有多少是你對爸爸的憤怒?〉 這篇故事很有意思,我就不劇透了,我想單獨摘取一些讓我特別有感的段落。 「基本上,每一位已婚且有小孩的女性都有兩個爸爸:一個是『自己的爸爸』,另一個是『孩子的爸爸』。這兩個男人,是女性常拿來做比較的。」 這段話真有意思,我不禁想起我在演講與工作坊遇到的許多女性,她們的確都是按照爸爸的形象、個性來挑丈夫的。如果她們很滿意自己的爸爸,就會想找一個跟爸爸很像的丈夫。如果不滿意自己的爸爸,就會想找一個沒有爸爸那些「缺點」的丈夫。 儘管她們按照這個標準去找,但最後往往適得其反。也就是說,前者會找到跟自己爸爸很不像的丈夫,而後者會找到跟自己爸爸很像的丈夫。這實在太妙了。 面對這種情形,以量在本篇提供的解方是: 「已婚女性要學習的其中一項功課就是:如何在自己的內心『分化』這兩個爸爸。我們要清楚地知道,自己的父親和孩子的爸爸是不一樣的生命個體,是不可以拿來相提並論的。」 這不是容易的功課,卻是很值得去做的功課。 「如果你能做到把投射收回,不僅孩子的爸爸被釋放了,你的孩子也被釋放了。更重要的是,做為母親和太太的你,也自由了。因為你和先生所創造出來的衍生家庭裡,不再讓原生家庭的爸爸住進來。」 感謝以量,給出如此重要且深刻的提醒。

讀馮以量《父能量》1

馮以量老師出新書了,書名很厲害,叫做《父能量》。書的內容更厲害,我有幸先睹為快,欲罷不能。 今年七月,我到馬來西亞,有幸與以量一起吃飯聊天。他那天很愉快,因為他前一晚剛交出全部書稿。我聽了很嫉妒,因為我還在趕書稿,還在水深火熱中。 以量當時提到,他的新書寫的是「父親」。我眼睛一亮:這麼巧!我的新書寫的也是「父親」。 我們談了各自的父親,也談了各自對父親的複雜感受,我感覺我們的內在更靠近了,也期待能早日拜讀他的大作。 三個多月過去,終於等到了,一讀就停不下來。 以量的書,一向以真誠動人見長,這本《父能量》同樣如此。真誠就是一種力量,就算沒有華美的詞藻,沒有炫目的文學技巧,以量的文字仍能牢牢勾住讀者的心。 以量寫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愛恨情仇,寫自己的羞恥,寫自己在拋開愛恨情仇與羞恥後對父親的尊敬,這個歷程太珍貴了,哪怕我已走完與父親的和解歷程,仍能從他的書中得到啟發與反思。 以量的真誠,不只是在面對父親上,也反映在面對個案時。以量是非常資深、專業的助人工作者,但他在書中,從不擺出高高在上、指點江山的姿態,而是保持謙卑,時時覺察,為自己「種種的不專業而感到懺悔」(頁67)。同時,也苦口婆心提醒同行: 「我們這些助人者要叮嚀自己,即便我們再怎麼厲害,都不要企圖改善他們父子多年來不曾修復的複雜關係。」 (頁165) 這本書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:只要是以量寫到自己在說話,我便感覺自己在聽有聲書一樣,那根本是他平常講話的口吻呀。 讀這本書,你可以看到一個如實的人,是如何面對自己的脆弱?如何接納他人的脆弱?我想,以量真正做到了他書中的這句話: 「『連結自己內心的脆弱』是男人一輩子很重要的功課,但也是最困難的功課。」 (頁193)

課程訊息:「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」台北場,12/7-12/8

圖片
我雖然常提到母親對我的接納,但我無意美化她,畢竟沒有人是完美的,她也常有不接納我的時候,我們也會吵架,我小時候她也會打我,會用難聽的話罵我(我現在還背得出來),我的高中、大學日記也留有不少母子衝突的紀錄。 但母親身上有一種特質(或能力),是我父親較缺乏的:她常能在衝突過後,主動與對方和好。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吵架,我與父親會鬧到18年不說話,而我和母親的關係可以始終維持得很不錯。 在這點上,我和父親很像,很難主動與人和好。 當我發現母親身上有這種我和父親所沒有的能力,我開始有意識地向她學習,儘管她已離開10年,只要我願意,還是能持續從她身上受益。 但同時,我也保留我和父親相似之處,畢竟有些人是很值得我一直不和他們和好的(哈)。 如此一來,我便兼具了父母身上不同的特質(或能力),我成為了一個豐富的人,可以在不同時候自由運用這些資源。 我喜歡用這種方式,來回應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。 而這也正是我會持續開「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」的原因: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原生家庭的議題需要面對,但也不是有這個議題的人才能來探索原生家庭。 滿意自己原生家庭的人來參加工作坊,可以看見更多原生家庭對自己正面、積極的影響,進而心存感激與珍惜。不滿意自己原生家庭的人來參加,可以學習轉化內在不滿與負面影響,讓原生家庭不再成為干擾生活的包袱。 這門課以往都是一日工作坊,這次起將擴充為兩天(12/7-12/8,台北場),將帶你: 1、看見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各種影響。 2、分辨這些影響,有哪些還適合現在的你?哪些已經不適合了? 3、學習運用這些適合你的部分。 4、學習轉化已經不適合你的部分。 3、4兩點乃新增內容,為以前所沒有。兩天課程皆為體驗式活動,更深刻,更完整。 報名連結與課程連結如下,歡迎參加。   https://forms.gle/yLndZGs7qY1HhHEh8

10週年

圖片
10年前的823,母親出了嚴重車禍,昏迷不醒,在加護病房躺了18天後,我和爸爸、妹妹一同決定拔管。 幸運的是,我們一家三口對此並無異議,也沒有親戚介入,否則事情會棘手得多。 我們決定讓母親多躺三天,以便親友前來向她告別。我也帶著《修練當下的力量》,每天去讀些段落給她聽。 說是讀給她聽,其實也是讀給我自己聽,在讀的過程中,我對生死彷彿有了更多領悟。 三天過後的夜裡,醫護人員為母親拔管,我和妹妹在加護病房外面守候。父親則留在家裡,我找了與他交情最篤的叔叔,去陪他度過艱難的一夜。 那天,是914。 昨天,是10週年。 沒什麼特別的紀念活動,她一直在我心中。 如果有什麼話想跟她說,大概只有這一句: 「媽,我現在過得很好,連妳沒活夠的部分一起活了。」

「理想小孩」的繁花盛開之路

朋友的女兒是許多大人心目中的「理想小孩」,自幼多才多藝、品學兼優、律己甚嚴,完全不需要大人擔心。 這樣一個「理想小孩」,卻突然在高三時打算休學,家中大人怎能不受衝擊?朋友因此在去年此時打來電話。 我沒有什麼方法或答案可以給她,只能在對話中協助她安定內在。內在安定了,自能做出當下最合適的選擇。 他們夫妻在與女兒討論後,決定尊重女兒的新想法:既不休學,也不上學,而是以肄業的身份,在家讀書,準備考大學。 這個決定真不容易,我看過許多家庭為此對抗、廝殺多時,最後孩子也累得無心、無力讀書了。而他們夫妻卻選擇支持孩子,陪伴孩子冒險,這份勇氣與信任是怎麼來的?我真好奇。 今年初的學測,孩子沒考好,崩潰大哭,整理情緒過後,提出一個會讓大人崩潰的想法:她想搬到外面住,一拚七月的分科測驗。 夫妻討論過後,再一次選擇支持孩子,陪伴孩子冒險。儘管他們很焦慮,但他們決定為自己的焦慮負責,不將焦慮帶給孩子。夫妻也說好,不要對孩子嘮叨,因為孩子要做這樣的決定並不容易。 他們能夠幫助孩子的,是每週在家細心準備各種料理包,讓孩子週末回家時,能帶到租屋處享用。就這樣,父母對女兒的愛與接納,化為一道道美味的食物,支持、溫暖著孩子的身心。 七月的分科測驗,孩子如願考上心儀的大學與科系,並提早一週入住學校,每天打電話回家時,都以高八度的聲音報平安。父母很欣慰,那個自信、開朗的女兒回來了。 聽了他們一家這一年來的歷程,我的眼角不禁泛淚。 走過這段艱難的歲月,我想,他們全家都會有所成長,關係也會更為緊密,就算孩子今年沒有考上,有這樣的父母支持與接納,孩子的未來也依舊璀璨。 我們是否能用豐富的眼光,看待孩子的成長?不是只有按照傳統那樣,循序漸進、按部就班,一個年級一個年級往上升,才能順利長大;中間有些挫折、停頓,也會成為養分,幫助孩子成長,只要大人願意打開心胸與視野,與孩子一起成長。 這些年,目睹越來越多這樣的家庭,他們的孩子如今都活得很好,繁花盛開。

茶壺山工作坊記趣

圖片
這是我第二次和卓淑惠老師合作開課,卻是第一次在山中上課,地點在金瓜石的茶壺山,我帶靜心,她教禪繞畫。 我是很懶散的人,自己辦課程又是很累的事,何況是在山中?除了場地,還得兼顧學員的住宿、三餐與交通。淑惠老師一手包辦,加上麗秋、書綺傾力支援,將所有問題都解決了,因此有了這次美妙而深刻的課程。 除了在家中靜心,我也常在大自然裡靜心,那會大幅拓展靜心的深度。可惜一般靜心課只能辦在城市與室內,我難以帶學員體驗:在大自然裡靜心,會是什麼感覺? 這次在茶壺山,終於有機會了,我們一起生活,也一起在室內與戶外靜心。第二天一早,更是一起體驗爬山靜心。我請所有學員在上山時禁語,並打開全部感官,專注感受周遭的一切。 一行30多人中唯一的小男孩,希望我牽著他一起爬山,我欣然接受了,我正好也能練習我平常在課程中常講的:不要只是遛小孩,也要讓小孩遛你,因為小孩是最接近大自然的人類,可以幫助我們這些活得扭曲、變形的大人,重新找回與自然、宇宙的連結。 與小男孩牽手爬山的同時,我讓自己專注當下,一方面感受茶壺山的景物、聲音與氣味,一方面也感受小男孩手心的溫度,並經常觀察他走路的速度,我來配合他,而不是他來配合我。他走得快,我也跟著快;他慢了下來,我也跟著慢;他蹲在路邊,我也跟著蹲下,看看從與他一般高的角度,可以望見什麼?同行的朋友見了,覺得有趣,拍下這樣可愛的照片,我事後看了,也很喜歡。 這是很豐富的兩天,我們一起體驗了當下,也體驗各式各樣的美。我和淑惠老師都很享受這個過程,我們計畫以後繼續在這裡舉辦,並且會在不同的季節舉辦,體驗不同的美。

今年具名推薦的新書

  今年太忙了,無法像往年一樣,撰文分享所讀的新書,只能以在書腰、內頁具名推薦的方式,繼續分享新出版的好書。 稍稍統計了一下,今年具名推薦的新書包括以下這些(按出版月排列): 《醫療靈媒的在地療癒生活指南》,方智 《禪者的初心》,自由之丘 《當富豪遇上僧侶》,遠流 《人際斷捨離》,幸福文化 《簡單說重點》,真文化 《瑜伽療心室》,幸福文化 《喚醒原動力的熱情測試》,采實文化 《靠太近會受傷,離太遠會寂寞的刺蝟》,皇冠 有興趣的朋友,可找來一讀。若有遺漏,我再補上。 此外,畢柳鶯醫師的扛鼎之作 《如何好好告別生命》(麥田) ,我雖未具名推薦,但非常喜歡這本書,也寫了幾段心得,可一直沒有時間寫完,且先一併分享於此。

父母為何會對孩子失去好奇?

「我想好奇我的女兒,但我對她一點好奇也沒有,怎麼會這樣呢?」 工作坊裡,一位媽媽感嘆地問我。 這位媽媽問了一個好問題。好奇是了解他人的一把鑰匙,沒有好奇,就不可能想去了解對方,這也是許多親子關係會疏離的主因:父母對孩子已經失去好奇,不想了解孩子了。 我可以直接給這位媽媽我的想法,但那只是我的想法,不一定適合她,我想藉由對話,看看能否幫助她找到自己的答案。 我問她,女兒幾歲了?她說,十歲了。 「妳曾對女兒有好奇嗎?」 媽媽認真想了想,表示應該有吧,但不記得是什麼時候了。 「女兒剛出生,還是小嬰兒時,妳對她有好奇嗎?」 「有呀。」媽媽露出一抹甜美的微笑,或許她想起了一些美好的往事。 「當時怎麼會對女兒有好奇呢?」 媽媽停頓了好一會兒,認真思考後,若有所悟: 「因為我那時候對她沒有期待。」 我沒想到她會這樣回答,這對我也是很好的學習。我喜歡藉由對話,向更多人學習我不知道或沒想到的。 「那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她有期待的?」 「她唸小學後。」媽媽又笑了,但這次的笑似乎與上次不同。 「我們談到這裡,妳有什麼想法?」 「我想,我可以重新評估和調整我對女兒的期待。」 這個回答有點出乎我意料。 許多父母在遇到重重挫折後,會勉強自己對孩子不要再有期待,但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期待:身為父母,怎麼可能對子女沒有期待呢? 與其勉強自己不要有期待,不如像這位媽媽說的,重新評估和調整對孩子的期待。畢竟,許多大人並未意識到:自己對孩子的期待極不合理。 重新檢視期待,並學習為自己的期待負責,會是比較務實的方法。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