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找適合你的教養方式

 來此協會授課,我想起三年前的一些往事,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,是一位辛苦多年的媽媽來告訴我,為了孩子,她已學過各種知名的教養方式,效果都十分有限,我在課堂上講的這些,她感覺還不錯,但過往的經驗令她不禁懷疑:這次是否也會以失敗告終?她想問的是:這套方法真的有效嗎?

她說話時臉上的愁苦與風霜,我至今難忘,只是我已忘了當年是如何回答她的。

她提的問題,我的確常被問到,如果我拍著胸脯保證:「我的方法絕對有效。」那是一種傲慢,同時也剝奪了父母自身的責任:父母的責任,是去尋找適合自己與孩子的教養方式。這個責任,他人無法代勞。

傲慢的意思則是:親子教養面對的是人,不是機器。人的因素太複雜了,很難有一套能定於一尊、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。演講時,我常跟家長、老師說,如果你現在運用的教養方式很有效,對你沒有困擾,那就繼續運用,完全無須改變。如果效果有限,或者讓你感到困擾,你可以參考我的方式。

我曾翻閱妹妹所買的幾本教養書,有些我很有共鳴,有些我一點都不贊成。不贊成,只能說明我跟對方的觀點不同,不表示對方的觀點就是不好、不對的。適合我的方法,不見得適合別人;對他人有效的方式,不一定對我也有效。

再者,是否有效,也要看是怎麼學習的。以我所學的這套方法為例,它的「法門」是:父母必須先改變自己,孩子才會改變;父母要先關心、瞭解孩子的內在,而不是只想解決「問題」。用這種方式學習,才能看到效果,我周遭那些學得好的父母,包括昨天提到的C,都是這樣做的。

留言

其他文章

  • 閱讀筆記:《青草地上的薩提爾成長模式——心理輔導實務篇》、《薩提爾改善家人關係的溝通模式》22/08/2023 - 0 Comments
  • 「理想小孩」的繁花盛開之路10/09/2024 - 0 Comments
  • 看牙記07/09/2022 - 0 Comments
  • 尋找方法,不如自我覺察10/07/2017 - 0 Comments
  • Podcast「芸芸仲聲」上架了16/03/2023 - 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