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24的文章

課程訊息:「家庭對話工作坊」台中場,10/26-27(六、日)

圖片
原訂9/14-15的台中場「家庭對話工作坊」,因為我的疏忽,沒注意到是中秋連假,經一些想參加的朋友反應後,決定順延至10/26-27(六、日)舉辦,上課地點亦有更動,即刻起重新開放報名。 原先已報名者,我們已逐一聯繫,願意參加順延後的場次者,將享有9折優惠,並可與我課後對話「兩次」。 新報名者,仍適用原來的費用,並仍可與我課後對話「一次」(實體或線上皆可,完全免費)。唯對話內容皆僅限「如何將對話運用在家庭中」和「對家庭關係的探索與釐清」,若有諮商輔導等需求,請另尋專業人士協助,我並無此資格與能力。 報名連結 → https://forms.gle/fR7yxcivVFettto2A

今年具名推薦的新書

  今年太忙了,無法像往年一樣,撰文分享所讀的新書,只能以在書腰、內頁具名推薦的方式,繼續分享新出版的好書。 稍稍統計了一下,今年具名推薦的新書包括以下這些(按出版月排列): 《醫療靈媒的在地療癒生活指南》,方智 《禪者的初心》,自由之丘 《當富豪遇上僧侶》,遠流 《人際斷捨離》,幸福文化 《簡單說重點》,真文化 《瑜伽療心室》,幸福文化 《喚醒原動力的熱情測試》,采實文化 《靠太近會受傷,離太遠會寂寞的刺蝟》,皇冠 有興趣的朋友,可找來一讀。若有遺漏,我再補上。 此外,畢柳鶯醫師的扛鼎之作 《如何好好告別生命》(麥田) ,我雖未具名推薦,但非常喜歡這本書,也寫了幾段心得,可一直沒有時間寫完,且先一併分享於此。

父母為何會對孩子失去好奇?

「我想好奇我的女兒,但我對她一點好奇也沒有,怎麼會這樣呢?」 工作坊裡,一位媽媽感嘆地問我。 這位媽媽問了一個好問題。好奇是了解他人的一把鑰匙,沒有好奇,就不可能想去了解對方,這也是許多親子關係會疏離的主因:父母對孩子已經失去好奇,不想了解孩子了。 我可以直接給這位媽媽我的想法,但那只是我的想法,不一定適合她,我想藉由對話,看看能否幫助她找到自己的答案。 我問她,女兒幾歲了?她說,十歲了。 「妳曾對女兒有好奇嗎?」 媽媽認真想了想,表示應該有吧,但不記得是什麼時候了。 「女兒剛出生,還是小嬰兒時,妳對她有好奇嗎?」 「有呀。」媽媽露出一抹甜美的微笑,或許她想起了一些美好的往事。 「當時怎麼會對女兒有好奇呢?」 媽媽停頓了好一會兒,認真思考後,若有所悟: 「因為我那時候對她沒有期待。」 我沒想到她會這樣回答,這對我也是很好的學習。我喜歡藉由對話,向更多人學習我不知道或沒想到的。 「那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她有期待的?」 「她唸小學後。」媽媽又笑了,但這次的笑似乎與上次不同。 「我們談到這裡,妳有什麼想法?」 「我想,我可以重新評估和調整我對女兒的期待。」 這個回答有點出乎我意料。 許多父母在遇到重重挫折後,會勉強自己對孩子不要再有期待,但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期待:身為父母,怎麼可能對子女沒有期待呢? 與其勉強自己不要有期待,不如像這位媽媽說的,重新評估和調整對孩子的期待。畢竟,許多大人並未意識到:自己對孩子的期待極不合理。 重新檢視期待,並學習為自己的期待負責,會是比較務實的方法。

課程訊息:親子喘息支持工作坊,台中,9/12-11/7

教養孩子大概是世界上最難的事了,單憑一己之力,會難上加難,難怪西方諺語說: 「拉拔一個孩子長大成人,需要一整個村莊的努力。」(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.) 你需要有個支持團體來當後盾,而在這個團體中,你必須是最支持自己的那個人。  9/12起,我在台中有「親子喘息支持工作坊」,為期8週(9/12-11/7,雙十節不上課),特別適合住在中部的爸媽來參加。 每週四早上9-12點,你的孩子上學去了,你正好能喘口氣,來這裡喝杯咖啡,吃個點心,有人會聽你訴苦,也會聽你分享喜悅。 而我,也會在這裡陪你。每堂課,都會帶你練習自我覺察與安頓身心,也會解答你的疑惑。 教養之路,不宜孤軍奮戰,你可以在這裡找到你的支持團體。你會發現:你並不孤單,你在教養上會遇到的難題,別人也會遇到,你能在這裡得到幫助與支持,也能提供幫助與支持給他人。 主辦單位提供十分優惠的費用給非會員參加,詳細資訊如下,報名連結請看留言,9/1截止報名。  【親子喘息支持工作坊】-社團法人台中市學習障礙協會主辦 ★日期:113年09月12、19、26、10月3、17、24、31、11月7日 (每週四早上) ★時間:09:00-12:00 ★地點:社團法人台中市學習障礙協會3F(台中市西區五權路2-67號3F)

課程訊息:《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》線上讀書會,9/2-10/29

圖片
曾跟幾個博士班同學聚會,有人感嘆:「我有點懷念以前的志仲。」 她的意思是,我以前個性鮮明,好惡強烈,現在比較平靜、沈穩,少了許多批判性。 可我並不懷念以前的自己呢,那個憤世嫉俗、看什麼都不順眼的我,長年深為內在衝突與情緒困擾所苦,一點都不快樂。 我喜歡現在的自己,而且越來越喜歡。 當然,舊有的慣性有時還是會再冒出來,刻薄的、浮誇的、驕傲的、易怒的……,但這些已不太困擾現在的我,我只須不費力氣地覺察它們,而後重新選擇即可。這種自由的感覺,真好。 那場聚會發生在九年前,我學習薩提爾與托勒才兩年,老同學就已感受到我的改變。這些年下來,我的變化應該更多了,許多近年認識的朋友也常給我回饋。 其中一位是馬來西亞的好友。八年前,她第一次參加我的課,上個月再次參加,她說,她感覺我當年更像是一個大哥哥或好朋友在課堂上分享,這次則儼然是個專業人士在教學。 我聽了,感受很複雜。倘若真如她所說,那我會滿懷念當年的自己,但也喜歡現在的我。 「大概是我更自信了吧,才會變成『專業人士』。」這是我給好友的回應。 這些年,我的演講、工作坊早已超過千場,積累大量經驗,更專業、更有自信也是合理的,但我亦可嘗試將懷念的舊我加入喜歡的新我之中,這也不錯呀。 去年,我將這段從束縛到自由,從鬱鬱寡歡到平靜、喜悅的過程,寫成《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》一書。書中的17個練習,是我這些年實踐與教學的精華,我很有信心,凡是勤加練習者皆可從中受益,因此儘可能將練習方法、注意事項鉅細靡遺寫下來。 只是,文字終究有其侷限,與實體課、線上課相比,較缺乏體驗性。「舞象基金會」特地邀我開線上讀書會,這個讀書會的特色有三: 一,我就不導讀書中內容了(之前已辦過多場新書分享會),而是專注帶大家做書中練習,體驗轉化、蛻變的效果。 二,許多讀者向我反應,有幾個練習(例如「資源清單」),他們實在不知道怎麼做。這次,我都把它們放進課程中,手把手教給大家。 三,有錄影回看,方便無法配合上課時間的人。 以下是課程訊息,報名請掃海報中的QR code,或點入報名連結: https://lurl.cc/vsO6bP 期待與大家線上相見。 ________________ 跟著志仲老師一起重啟人生! #舞象基金會 《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》讀書會(8堂) (sparkle)講師:羅志仲 為什麼看了很多書,上了很多課,生活依然沒有改變?遇到狀況,結果和過去還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