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子共讀的美好景象
到遠方帶工作坊,也到朋友家小坐。朋友有兩個孩子,都是活潑的男孩,一整晚都在打打鬧鬧。見到朋友忙進忙出的,我有些驚訝:
「你們好像沒讓孩子使用手機或平板?」我見到許多家庭為了讓孩子安靜下來,很早就餵養孩子3C。
朋友說,孩子在學校還是會用到平板寫功課,但在家裡,孩子是沒有3C可玩的。
我指著兩個正在鬥嘴的孩子,笑說:「那你們要付出的代價可不小呢。」
「如果現在就讓他們用3C,以後的代價更大呢。」朋友一邊處理孩子的事,一邊回應我。
我聽了,為之肅然起敬,同時也想起前一天在餐廳看到的情景。
當時,有個家庭正為了孩子不願放下手機好好吃飯,鬧得箭拔弩張。我專注看著事態發展時,另一對父子翩然而至,在我的視線內坐了下來,男孩大概只有3、4歲。父子點完餐後,男孩便離開座位,往另一個角落走去。我好奇地望了過去,原來這家餐廳有個圖書區,孩子是過去看書的。
過了一會兒,父親也跟了過去,和孩子一起看書。
這幅景象太美,我忍不住留下他們的背影。
這次去帶工作坊,主題是「從接納自己到接納孩子」,我心有所感,即以上述所見作為開場,解釋何謂接納與不接納。
只是接納需要體驗,我用言語解說,並無法帶來體驗,往年我來此帶工作坊,或用冰山,或用靜心,或用對話練習,以增強體驗效果,但這次我選擇了自由書寫,帶學員運用各種書寫工具,搭配不同書寫主題,連寫兩天。
工作坊結束前,有位學員的分享非常有趣,她說:第一天,她對於我只是讓她們寫寫寫感到困惑,因為她是來聽我講的,不是來寫的。但到了第二天,她開始體驗到自由書寫的魔力了,也願意回家後繼續練習,或許無法像在課堂上每次寫15分鐘,但她願意有空時就寫個5分鐘、10分鐘。
我聽了,有些感動。
之前帶自由書寫課,無論是線上或實體,常會有少數學員提早離開,因為這門課需要時間浸潤其中,才能體驗到自由書寫帶來的好處,但他們等不及了,他們需要立竿見影的方法,而我沒有能力提供。看著他們提早離開的背影,我覺得可惜,但同時也佩服願意留下來的人。
這週日(8/13)高雄場的「自由書寫工作坊」,行前通知已寄出,有報名的朋友請留意信箱。目前有幾個名額釋出,歡迎尚未報名的朋友也來體驗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