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裡樓上的聲響

搬到新家幾個月了,夜裡樓上地板發出的聲響,有時會帶給我困擾。

這些聲音包括走路聲,跑步聲,跳躍聲,搬動家具的聲音,東西倒下的聲音等等,動靜不算激烈,且通常會在半夜十二點前結束,但因我曾有睡眠障礙,吃過六年半的安眠藥,對聲音特別敏感,因此,夜裡的這些聲音,對我有時仍是困擾。

面對這個困擾,我給自己幾個選擇去應對。

一,向大樓管理員反應。

我曾三度向大樓管理員反應,管理員也如實向樓上住戶轉達,之後樓上便會安靜了好一陣子。

二,戴耳塞睡覺。

這是我從吃安眠藥時期就養成的習慣,搭火車、高鐵或飛機時,也會隨身攜帶耳塞。

這十年來已不必吃藥,對聲音的接納程度也大為提高,我已不常使用耳塞,但還是會準備幾個,以備不時之需。

有的人不喜歡戴耳塞,有的人覺得戴耳塞沒太大效果,我很幸運,耳塞對我一直很有幫助。

三,考慮使用白噪音除噪器。

聽說效果滿好的,但我目前還不需要。先知道有這種東西,能讓我多一種選擇。

四,租約到期後就搬家。

這是租房子的好處,有彈性,較自由。只是,要搬到哪裡才能完全杜絕聲音呢?在這個時代,恐怕很難找到吧。

況且,房子往往要住進去才會知道優缺點,我也是搬來幾天後,才發現夜裡會有這些聲響。

五,當成是練習接納的好機會。

這些年,我一直在練習擴展對聲音的接納程度。

十多年前,我對小孩子的哭鬧聲是無法忍受的,現在已練習到可以接納了。(但如果是持續一整天,那就另當別論。)

目前還很難接納的,是手機發出的「叮咚」聲,我常在搭火車時刻意練習幾分鐘,再戴上耳塞;如果發生在演講時,我會停頓下來,回到呼吸,若仍難以接納,便一致性地表達,請當事人關靜音。

這些練習接納的方式,仍得自於托勒,尤其是《修練當下的力量》(方智出版社),書中提供大量方法,經年累月練習,對我太有幫助。

如果手上有書,可以試試頁127-129的方法,那是我很喜歡,很常拿來練習的方法。

但要注意的是:「先從小事練習」,這是托勒的重要提醒。

另外,接納不是忍耐,發現自己在忍耐,就承認自己並沒有接納。

無法接納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,無須將接納當成規條,強迫自己「應該要接納」、「一定要接納」。這不是真正的接納。接納自己的無法接納,這才是接納的起手式。

所以,我在火車上通常只會練習幾分鐘,便戴上耳塞,我接納自己的無法接納。搬來新家後,我還是會在樓上動靜太大且頻繁時,去向管理員反應,那也是接納自己的無法接納。

此外,將這些情形當成是練習的機會,並不意味著每次都要練習,或者一定要練習,我還是可以不練習。練習如同接納,是一種選擇,而不是非做不可的規條。

留言

其他文章

  • 低潮時,別急著走出來08/05/2019 - 0 Comments
  • 香港紀行(一)07/02/2018 - 0 Comments
  • 聽李崇建與張天安對談山中往事有感05/09/2021 - 0 Comments
  • 新書《和解練習》(天下文化)上市22/12/2024 - 0 Comments
  • 我不是學霸06/07/2022 - 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