邊緣人的自白

我從小就是邊緣人,在每個團體、場合都是邊緣人,一方面是口拙,一方面是害羞。

小時候,只要有親戚來家裡,我就會躲起來,我的家人和親戚在客廳聊天,我則躲在房間,聽外頭的動靜,直到親戚都離開了,才會出去。有時親戚進房間找我,我甚至會躲到床底下。

在學校,我也是邊緣人。

小學時,每節下課,男同學都會結伴出去玩,教室裡往往只剩下我和女同學,但我也不和女同學互動,我躲在角落,默默看著課外書。

正好我從小個頭就高,總是被安排坐在最後一排,那是最適合當邊緣人的地方呀。

高中留級後,新的班級分成兩個群體,一群是留級生,一群是非留級生。照理說,我應該是在留級生那群,但是我不煙不酒不打架,跟他們有距離,而跟非留級生又格格不入,仍舊是邊緣人。

念了大學,在自由的氣氛下,我更邊緣了。我喜歡坐在教室最後面靠近門口的位置上,隨時可以蹺課離開。事實上,我也是我們班最先開始蹺課的,蹺了課,不是在宿舍睡覺,就是到圖書館看課外書,跟班上同學少有互動。

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邊緣,應該是在2017年。當時我應邀去帶「初任教師研習」,研習前有個「行前共識營」,大部分的講師都參加了。在那個現場,我不認識任何人,默默找了一個角落坐著,心想開完會就能離開了。沒想到開完會後,居然要分組討論:國小老師一組,國中老師一組。

這下子尷尬了。我既非國小老師,又非國中老師,但我在國小組和國中組都有開班級經營工作坊,要去哪一組呢?按照我的個性,應該會默默離開,幸而鍾昌宏老師叫住了我,找我去國中組。

直到現在,在我從事的這份工作裡,我還是個邊緣人,不屬於任何圈子,也沒有加入或成立任何團體,我跟大部分的同行都不熟,有私交的就更少了。

像我這樣的「社會邊緣人」,居然能活到今天,能從事這份工作,心裡只有感謝。感謝生命中的諸多貴人,也感謝這些年跟我不熟卻一直在支持、幫助我的人,也感謝一直反覆來上課的人。真的,沒有你們,就沒有現在的我呀。

留言

其他文章

  • 養老院老翁笑談解脫之道06/10/2016 - 0 Comments
  • 受苦的原因11/12/2022 - 0 Comments
  • Podcast「芸芸仲聲」第16集:當嘉義人遇上「台北人」(下)23/06/2023 - 0 Comments
  • 課程訊息:線上靜心課,5/16-6/2028/04/2022 - 0 Comments
  • 養老院與在家終老的兩難03/01/2017 - 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