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「學以致愛」合作的九場線上讀書會

我與「學以致愛」合作的九場FB線上讀書會,在歷時九個月,與九位夥伴對談九本書之後,於昨晚結束了。

感謝所有曾來收看的朋友,也感謝這九位對談的夥伴:曾致仁、何亞芸、紀宗佑、洪珊如、林雅萍、謝姵穎、蔡倩渼、林良晉、洪善榛。

我們一共對談了九本好書:《如何清空父母的家》、《受苦的力量》、《允許自己選擇愛》、《松林少年的追尋》、《絕望者之歌》、《湖濱散記》、《正向聚焦》、《凝視死亡》、《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》。

這九場讀書會的相關資料整理如下,包含簡介、影片、書單、海報等等。


讀書會緣起

2021/9/11
朋友開過一家餐廳,名叫「少少」。「少少」有個地下室,小巧而溫馨,我曾在那裡辦過一年多的讀書會,每個月一場,每場皆由我導讀一本書,參加者只需負擔少許的場地費與清潔費,我分文未取。

偶爾,也找其他人一起導讀,像是黃淑錦、陳嬿茹和賴冠名。那是我生命中很美好的歲月,與許多朋友的緣分都在「少少」展開。

餐廳後來歇業了,「少少讀書會」也隨之結束。

疫情當前,這樣的讀書會更不可能了。但如果是線上呢?反而有更多的可能吧。

這個月起,我將延續「少少讀書會」的做法,每個月導讀一本書。

不同的是,由於是線上直播,空間無窮,人數不限,有興趣的朋友皆可免費參加。再者,我當年習慣一個人導讀,這次則將輪流與「學以致愛」的夥伴對談。

第一場線上讀書會,將於台灣時間9/17(五)晚上8點,在「學以致愛」的FB粉絲專頁舉辦,我和曾致仁要對談的書是:《如何清空父母的家:走過喪親之痛》(寶瓶出版社)。

致仁大概是「學以致愛」裡最神秘的人了,「學以致愛」辦的每一場活動,他都是幕後關鍵人物,卻鮮少在幕前露面。致仁這次願意對談,其中一個原因是:我們兩人都走過喪親之痛,也願意誠實面對。我們不只談書,也會談各自的歷程。

2014年8月,我的母親出了車禍,21天後過世了。我很誠實地走完哀悼的歷程,沒有逃避,沒有壓抑,故而從中得到許多珍貴的禮物,那是我生命中無比重要的轉捩點。以此書作為讀書會的開端,也向我最愛的母親致敬。



★第一場:《如何清空父母的家:走過喪親之痛(莉迪亞.阜蘭著,寶瓶文化)
對談者:羅志仲、曾致仁(2021/9/17)


9/17
今晚8點,我與曾致仁在「學以致愛」的FB粉絲專頁有一場線上直播,將對談《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》。這本書在台灣換過書名,也換過出版社,我晚上會簡單說明。

昨晚與「學以致愛」的幾位夥伴開會,有位夥伴說,這本書「很難看」。我聽了很驚訝,除了與她核對、討論,也重新思考我的讀書歷程。

我從小喜歡看書,但喜歡的是課外書,尤其是文史類的書。我高中就能讀《明夷待訪錄》的原文,大學時不喜歡上課,於是讀了更多課外書。碩、博班階段,遇到好老師,接受了嚴謹、紮實的學術訓練,能看懂的書更多了,其中也包括「很難看」的書。

大概是這樣的基礎,這幾年在跨領域閱讀時,我也能讀懂艱澀、「難看」的書。但我發現,過去的讀書基礎、學術訓練,對於我在讀托勒、薩提爾的書時,幫助並不大,這是因為不同的書有不同讀法,我目前只能很粗糙地分為三種讀法:

第一種是用「頭腦」讀。這是我們最擅長的讀書方法,大部分的知識類書籍也的確能因此而讀懂。

第二種是用「心」讀。靈性類的書籍便很需這樣讀,如果仍用「頭腦」閱讀,不是讀不懂,就是以為自己讀懂了,而其實只是為頭腦增加一堆知識、觀點、概念、規條等等,並無法真正改變生命。

幾年前,我常一個人上山靜心、讀書,有次帶了兩本書,一本是塔雷伯,一本是托勒。兩本書我都讀得懂,也都有收穫,但讀塔雷伯的書得絞盡腦汁,讀完後,身體筋疲力竭,頭腦轟轟作響;托勒的書則讀來放鬆寧靜,時時有臨在之感。那次閱讀,讓我深刻體驗到「頭腦」與「心」的重大差別。

第三種,是在閱讀前先有體驗。這其實很好理解,看書自學開車、游泳是不切實際的,也很危險,得親自鑽進駕駛座、跳進泳池去體驗(旁邊還要有教練),才學得會。閱讀薩提爾的書,也是如此:先去參加具有體驗性的課程(講師就是教練),再回頭看書,書才會帶來幫助。

這幾年,常有人來信問我:要如何與家人對話?如何靜心?如何自由書寫?有沒有書可以看?如果他們是想藉由看書自學,我認為非常困難,我只能鼓勵他們去上課,藉由體驗來學習。

當然,上述三種閱讀方法,並不是互不相關的。我在閱讀托勒、阿迪亞香提之類的靈性書籍時,是綜合三種方法來讀,只是頭腦在當中是最次要的。

昨晚開會討論時,那位夥伴還給我有趣的回饋:她以前也覺得托勒的書「難看」,參加了我的讀書會後,她開始喜歡了。

我期待今晚以及往後的讀書會,也能帶來這樣的效果。

9/18
昨晚的線上讀書會,與致仁對談《如何清空父母的家:走過喪親之痛》,主題較沉重,原以為不會有多少人感興趣,沒想到來了許多朋友,我心裡滿是感激。

我講了兩個較完整的故事,一是「牽機車」,一是「綠鋼琴」,說明我如何走出母親過世帶來的衝擊。其實,我當時還做了其他功課,若要一一細講,大概要花上幾十個小時吧。

我已甚少回想那段往事,偶爾回想,也是為了撰文或教學的需要。回想時,亦絕少感到痛苦,因為我已如實走過哀悼的歷程,有意識地讓自己受苦,痛苦早已轉化。

這次與致仁對談,我事前刻意回想往事,想起幾件較少憶起的片段。

母親車禍後,在加護病房待了21天,我與爸爸、妹妹幾經商量,決定拔管。之後,便是操辦後事,頭七、二七、告別式、火化、入塔等等。整個過程歷經一個多月,全家人仰馬翻。

當時,我還在大學兼課,因為母親的事,累到忘記開學,錯過了進修部第一堂課,學校的行政人員打電話來罵我,我解釋、致歉也無用,心中暗自下了決定:日後若有其他選擇,我要離開這個學校。

隔年,我真的離開了,至今沒有後悔與眷戀。

我能下定決心,離開那個兼課九年的學校,不是我有多大勇氣,而是我有其他選擇。

早在母親車禍前一年半,我便因崇建推薦,開始有零星的演講機會。後來,又帶青少年與成人寫作,我的選擇更多了。

而有機會教成人寫作,得感謝「玉米雞兒童劇團」與我的竹中舊生陳柏丞,沒有他們的大力協助,不可能誕生「生命故事寫作課」(近幾年改稱「生命書寫」),也大概就不會有日後與蘊茹、善榛、珊如、致仁、亞芸等人的緣分了。

「生命故事寫作課」初次開課是在新竹,上了幾次課後,母親出了車禍,我如常去上課,但因狀態甚差,我如實告訴學員:我發生了什麼?我邊講邊流淚,她們邊聽邊哭,我用我當下發生的生命故事,在帶生命故事寫作課。

那時,我已在生命故事寫作課裡運用自由書寫,這是我很熟悉的工具,常常練習,在面對母親車禍與過世的衝擊期間,自由書寫與靜心、托勒、冰山,成為我十分重要的自我療癒工具。

當然,光靠我自己一人,無法面對這麼大的衝擊,親友的陪伴也重要。最好的陪伴是傾聽與接納,較不理想的陪伴是建議與安慰,我很慶幸當時身旁有幾位願意傾聽與接納的親友。

此外,我也主動向外求助。博班同學的丈夫是律師,我請他幫我打車禍官司。父親所受刺激太大,我請叔叔常來家中陪伴,請堂姐開車載父親去加護病房探望母親。我心裡過不去時,找過瑤華與崇建談了幾次話……。

這些都是我生命中的貴人,我永遠感激。

昨晚沒講到的,今天拉雜寫一些吧。


★第二場:《受苦的力量(阿迪亞香提著,自由之丘)
對談者:羅志仲、何亞芸(2021/10/22)


10/10
我常於FB分享我的學習與練習,許多朋友很感興趣,常來詢問。我希望自己能全數回答,但並不容易。舉例而言,我談的若是我如何結合自由書寫與托勒,來詢問的朋友必須熟練自由書寫,也熟悉托勒的書,我才較有能力回答得深入些。

事實上,我很樂意分享自己的學習與練習。多年前,最常來問我的是蘊茹與善榛,由於她們都很認真在生活中練習,我幾乎有問必答。這兩、三年最勤於找我討論的,則是亞芸。

亞芸勤奮向上,我開過的課她都參加了,我會的所有方法,她大概只有自由書寫較少練習,其他都爛熟於胸。而且,她還積極向其他老師學習,光是薩提爾模式,她就累積了300多小時的學習時數。

但也因為太努力了,在骨子裡有一種把自己「往死裡逼」的傾向,亞芸在今年五月陷入一次大低潮,完全失去往前衝的動力,這讓她痛苦不堪。

低潮的到來,其實是要亞芸「慢下來」,大低潮更意味著「停下來」,但這在亞芸過往的生命中,是絕對不可以發生的,而且她也不知如何慢下來,停下來。

亞芸陷入巨大的痛苦裡,動彈不得,而她又一直想掙扎。

此時,她遇見了阿迪亞香提《受苦的力量》。


亞芸是碩士畢業,卻不喜歡讀書,看在從小嗜書如命的我眼中,實在是咄咄怪事。更怪的是,不喜歡讀書的亞芸,在大低潮期間一翻開《受苦的力量》,卻再也停不下來。

或許是受苦太久、太深了,痛苦得不能再痛苦,這讓亞芸真心想擺脫痛苦,她不僅讀完了《受苦的力量》,還開始每天靜心半小時,至今已持續近200天。在這期間,她常打電話找我討論《受苦的力量》,也分享她的靜心體驗,我感覺到她在蛻變。

走過大低潮後,亞芸告訴我:

「停下來,原來也是一種前進。」

這句話,出自一個連慢下來都會有罪惡感的人口中,是何等不可思議。亞芸這段受苦與蛻變的歷程,我是見證人。

我與「學以致愛」合作的FB線上直播讀書會,第二場便是與亞芸對談《受苦的力量》,時間在10/22(五)晚上8點。亞芸與我對這本書有各自的體會。


★第三場:《允許自己選擇愛(馮以量著,寶瓶文化)
對談者:羅志仲、紀宗佑(2021/11/18)



11/15
這兩年很少買書,我在博客來的鑽石會員資格,應該已直線滑落,成為石頭會員了。

今年買的書更少,馮以量的《允許自己選擇愛》是其中一本。

這本書太精彩了,一讀就停不下來,某個協會找我帶父母成長讀書會,我便選擇這本書與學員共讀。

書中的每個故事都很簡單,也都很不簡單,每個閱讀者皆能各取所需:初學者可輕鬆入門,讀懂故事的表面意涵,並被深深感動;熟悉薩提爾模式的讀者,亦可對薩提爾模式有更豐富的認識。

書中許多句子,讀來溫柔而深刻,像是:

「有些年齡小小的單親孩子窮其一生以為,自己是導致父母婚姻破碎的導火線。其實他們並不知道:他們改變大人世界的能力是如此的微弱。」

「做不成夫妻,也要做父母。」

「這個世上沒有壞小孩,只有受傷的小孩。」

「我發現,那些前來參加的父母最大的通病就是:希望能夠學到一些如何改善親子關係的技巧,能望能夠學到一些如何讓孩子聽話的方法,完全忘記了自己建造的家庭,還有彼此的原生家庭的整個來龍去脈。結果一旦發生問題,就全推給技巧不足、方法不好。」

我與「學以致愛」合作的第三場線上讀書會,將要與紀宗佑老師對談這本《允許自己選擇愛》。宗佑受過薩提爾模式專訓,對這本書自有獨到見解,我很期待與他對談。

11/19
昨夜與紀宗佑老師在「學以致愛」對談《允許自己選擇愛》,宗佑大方分享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位置、與父母的關係,我對宗佑有了更多認識。

我與宗佑認識數年,並不熟。有一陣子,我們每月要同赴一處聚會,都會搭林雅萍老師的車,在雅萍到來前,我和宗佑常在火車站相遇,亦僅是小聊幾句而已。

昨夜,聽了宗佑的故事,我發現在與父母的關係上,我們竟有驚人的相似,可喜的是,我與父親和解數年後,宗佑也與父親和解了。

我們都走在成長的道路上。


★第四場:《松林少年的追尋(湯姆.布朗著,野人出版社)
對談者:羅志仲、洪珊如(2021/11/16)
YouTube影片:陸續上傳中(每週二上傳一集)

12/3
2013年六月,我參加了薩提爾模式工作坊,人生從此改變。

工作坊最後一天,崇建向我們推薦了與薩提爾模式沒有直接關係的幾本書,包括托勒與湯姆・布朗的著作,我都找來讀了,非常震撼,極其喜歡,並且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實踐。

奇怪的是,日後我常提到托勒與薩提爾對我的影響,卻甚少言及湯姆・布朗。其實,湯姆・布朗對我的影響非常深遠,我還幾度想去美國,到他開設的「追蹤師學校」學習各種技能,但考慮到自己是大近視眼,英文又破,最終作罷。

湯姆・布朗的「追蹤師系列」,我讀過數次,衝擊甚大,不僅做了上萬字筆記,還在新竹開過讀書會。更重要的是,既然去不了「追蹤師學校」,我便自己來,將他書中的教導帶到山中,以自己為標本,做了各種大膽而誇張的實驗,體驗到人與自然合一的感覺,那對於我理解托勒所說的「臨在」,幫助甚大。

12/16(四)晚上八點,我將與「學以致愛」的夥伴洪珊如老師,一起對談《松林少年的追尋》。這本書是湯姆・布朗「追蹤師系列」的第一冊,我將談談這本書的內容與它對我的影響,以及當年我在山中做了哪些奇怪而瘋狂的實驗。珊如閱讀此書的角度,應該和我頗有不同。


★第五場:《絕望者之歌(傑德・凡斯著,八旗文化)
對談者:羅志仲、林雅萍(2022/1/14)
YouTube影片:陸續上傳中(每週二上傳一集)

2022/1/7
《絕望者之歌》是一本非常精彩、豐富的書,你可以有各種解讀的角度,最常見的是用它來理解:川普為什麼會當選美國總統?

從事教育工作多年,我喜歡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本書——

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,有可能翻身嗎?只是接受良好教育,就能翻身嗎?什麼才是真正的翻身呢?

《絕望者之歌》的作者傑德・凡斯,出生於美國社會最底層,成長在充滿絕望的家庭與社區,槍枝、毒品、暴力、恐懼、憤怒遍佈著他的童年,他的家人、朋友與鄰居,不是死而非命,便是鋃鐺入獄、一生潦倒,他是極少數能擺脫這種命運的人,最後還進入耶魯法學院就讀,很快得到年薪六位數(美金)的工作機會,前途一片光明。

但在此時,他發現:無論外在如何成功,他的內在始終住著一頭怪獸,讓他情緒極不穩定,隨時都有可能爆炸與崩潰。

這頭怪獸,叫做童年創傷,哪怕他成年了,這頭怪獸仍舊會如影隨形,長伴左右。他必須要跨越這頭怪獸,才有可能真正翻身,打造幸福人生。

這是個極為動人的故事,也富有啟發性,1/14(五)晚上八點,我將與林雅萍老師線上對談《絕望者之歌》。

1/14
週一晚上,在探索內在時走得較深,流了許多眼淚。此後數天,只要一想到那些往事,亦往往淚流不止。

那是感動、感激與感傷的淚水,我很喜歡,因為它們讓我體驗到自己是如此幸福,在人生最低潮時,父母接住了我這個在當時沒有出息、一事無成的兒子。

他們用愛與接納接住了我。尤其是母親,在我人生幾度茫然不知所往之時,她沒有任何指責,不曾對我嘮叨,也從來不說「加油」、「振作」、「你一定可以的」、「要相信自己」這類效果可疑的話,她完完全全接納了我,我才能度過對人生充滿絕望的那些年。

有些人以為接納意味著放棄,其實接納與放棄是正好相反的兩碼事,我從來沒感受過母親放棄了我。

我的父母都只有小學畢業,可見接納與學歷、知識無關,再高的學歷與學識,也不一定能做到真正的接納。

《絕望者之歌》的作者傑德・凡斯,成長在一個充滿絕望的家庭與小鎮,幸而有兩人接住了他:一個是外婆,一個是他念耶魯時的女友。

凡斯被接住了,才有日後的翻身。我被接住了,才能有今天。


★第六場:《湖濱散記》(梭羅著)
對談者:羅志仲、謝姵穎(2022/2/25)
YouTube影片:陸續上傳中(每週二上傳一集)

2/18
去年清書,將文學類的書都清得差不多了。外國文學類原本有數百冊,只留十餘本,像是《大亨小傳》、《麥田捕手》,以及一本村上春樹、幾本馬奎斯,都是我最喜歡的。

但有一個人的書,我幾乎都留下來了,那就是梭羅。

梭羅對我影響甚大,他的《湖濱散記》促使我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質,並開始嘗試各種生活實驗,我至今仍保持著簡單生活並樂在其中,梭羅是最早的推手,比托勒還早。

梭羅的書只要有中譯本,我都讀過了,其中《湖濱散記》一讀再讀,包括不同譯本,這是影響並改變我生命的書。當然,梭羅也影響了後世幾代人,至今未歇。


2/25中午12點,我將與學以致愛的夥伴姵穎對談《湖濱散記》。



★第七場:《正向聚焦(陳志恆著,親子天下)
對談者:羅志仲、蔡倩渼(2022/3/25)
YouTube影片:陸續上傳中(每週二上傳一集)

3/22
陪伴多年的國中女孩打來電話,笑嘻嘻地說:

「老師,我想告訴你:我以後不需要你了,因為我現在有什麼話,都可以跟媽媽說了。」

我愣了好一會兒,才弄懂她的意思,忍不住笑了。儘管早就知道這孩子說話直接,但如此開門見山,還是令人驚奇。


不過,更多的是喜悅與感動,因為女孩的話語意味著:她們的親子關係更穩固了。這不就是我從事親子教養工作的目的嗎?

我喜歡,也時常與孩子對話,但那並不是我的責任,責任是在孩子的父母身上,我只是以老師的身份,從旁協助而已。

我的目標,是幫助父母找回與孩子的連結,當他們重新連結,我的任務便結束了。

因此,每當有大人希望我與孩子對話,我總是希望大人先來對話,或者先去學習對話,因為最終是他們要與孩子連結,而不是我。

當然,孩子與父母連結後,如果仍想找我談話,我還是很樂意。

坊間有許多資源,可協助有心的大人與孩子連結,例如書籍、課程、諮詢等等,陳志恆心理師的《正向聚焦》,便是這方面的好書。

3/25晚上8點,我將與「學以致愛」的夥伴倩渼對談《正向聚焦》。

★第八場:《凝視死亡(葛文德著,天下文化)
對談者:羅志仲、林良晉(2022/4/26)
YouTube影片:陸續上傳中(每週二上傳一集)

4/25
近日聽了一場線上講座,講安寧療護。

講座原是為了父親而聽,想讓他在最後的日子少受點苦,沒想到他走得這麼快,從住院到離世,僅一天而已。

父親雖然用不上了,但有朝一日,我自己可能用得上,因此還是聽了講座,在父後二十餘日。

這也是八年來我不斷在學習的功課:如何面對痛苦、老病與死亡?

學習的方式,除了聽講,便是閱讀與做靈性練習。我將這些學習視為「補課」。

「補課」的起因,是八年前母親的猝逝,那對我的衝擊太大,我第一次如此靠近死亡,也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對死亡如此無知。明明人皆有一死,但在那之前,我卻活得好像自己不會死,父母也不會死一樣。

我開始大量「補課」,讀了好多書,其中有不少是醫生所撰。除了殯葬業,醫護人員大概是最頻繁面對死亡的,他們在書中往往有第一手觀察與深切自省。

《凝視死亡》,就是這樣一本好書。

這本書不僅講死亡,也講衰老,更講從衰老到死亡的過程。如何讓老病之人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?是作者葛文德最關注的重點。

明晚(4/26)8點,我將與林良晉老師在「學以致愛」的粉專對談此書。

每個月,我皆與「學以致愛」的夥伴對談一本書,這是第八本了。亞芸曾問我,為何對談的書多跟死亡、痛苦有關?

這是我的「補課」心得呀。

這份功課,我做得還不錯吧?因此,當父親走了,我雖有悲傷,但無遺憾,最多的反而是圓滿、感激之情。
做這份功課很值得,我將繼續做下去。

良晉老師亦曾經歷喪父之痛,我們兩人的對談,應會有許多觸動與共鳴,歡迎準時收看。


★第九場《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(特掃隊長著,時報出版)
對談者:羅志仲、洪善榛(2022/5/27)
YouTube影片:陸續上傳中(每週二上傳一集)

5/17
我讀過許多談死亡的書,這本是寫得最不沉重,也最簡單易讀的。

因為不沉重,所以能一個下午就讀完。雖然簡單易讀,卻仍可讓人從中對死亡產生新的體會與思考。

書中有25個小故事,每個故事的表面是死,背面卻是活。


作者使用匿名「特掃隊長」,因為他的工作很特殊,負責清理死亡現場,尤其是清理獨居者死亡多日的現場,所以他看到的畫面往往血腥、恐怖、駭人。但作者下筆時,刻意避開這些,更多著墨在死者生前的生活,以及死者與委託者(家人、房東)之間的關係,這便賦予了死亡不一樣的意義。

其中一個故事,我印象深刻。

一位男性長者委託作者去清理兒子死亡現場。一般家屬或害怕,或悲傷,通常不會進入現場。但這位父親不只與作者一起進去,還一起清理,他的理由是:

「我已經無法為兒子做什麼了,就讓我做吧。」

這位父親一邊清理,一邊說著兒子的故事:

他的兒子從小個性柔弱,常遭同學霸凌,長大後,進入一家公司任職,因受不了激烈的競爭與複雜的人際關係,身心俱疲,從此將自己關在獨居的公寓裡,足不出戶,最後孤獨死亡,無人發現。

作者聽了,有許多感觸,但我覺得這些感觸並不深刻(書中的感觸往往如此),故事本身還比較深刻,能讓我們由「死」逆推回「活」,這便是書名所說的:「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」。藉由書中每個死亡小故事,我們可以重新思考與調整自己的活法,這便是此書的價值所在。

十七世紀的法國作家拉羅希法寇曾說:「人無法當面凝視的,只有太陽與死亡。」這句名言後來常被引用,甚至作為書名,例如歐文.亞隆的《凝視太陽:面對死亡恐懼》,以及葛文德的《凝視死亡: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》。

上個月,我與學以致愛的夥伴林良晉老師對談《凝視死亡》,那是一本沉重的書,我中斷多次才讀完,果然難以凝視。

而《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》就容易凝視得多了,你可以一口氣讀完,亦可每讀完一個小故事便稍停片刻,思考自己可以如何活。

當然,你還可以來聽聽我與學以致愛合作的最後一場讀書會,我將與洪善榛老師對談此書。

九個月以來,我與學以致愛的九位夥伴對談九本書,這是最後一本了。

留言
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