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無法解決的問題,我們可以做的事
上週早晨,為自己準備一頓豐盛而健康的早餐,正要開動時,手機響了,是朋友打來的。
朋友說,她想感謝我。我聽了一頭霧水。儘管我們熟識,但甚少見面、通話,我猜不透我最近有做了什麼值得讓她感謝的事。
原來,她遇到了重大挫折,情緒低落。她想起我曾在課堂上講過一些事,遂翻出當年筆記,有些她還做了逐字稿。重溫那些內容,對她頗有幫助,因此想感謝我。
我只是聽她說,未有太多回應。她在電話那頭安靜下來,我也停留在那個安靜裡。好一會兒後,傳來她的哭泣聲,我慢慢等她哭完。
近來接到幾通電話,也跟這位朋友一樣,她們都學過各種新方法,懂得自我覺察,也時常練習,但還是會在生活中遭遇艱難的時刻,被打回原形。她們不約而同有此困惑:這種時候,還可以怎麼做?
再把學過的拿出來練習吧。或者,再去學些新東西。
然而有時候,我們可能真的什麼都做不了。
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答案。我們很想多做些什麼,好讓問題解決,好讓自己能儘快從痛苦中走出來。
然而有時候,我們真的什麼都做不了。
心理學家研究發現:在伴侶或夫妻之間會發生的所有問題裡,有69%的問題永遠無法解決。
這太驚人了。
如果夫妻之間都有那麼多問題此生無解,那麼其他人際關係,以及生活上的各種挑戰,無法解決的問題恐怕也不少。
如果這是真的,多令人洩氣呀。我們自小學到的,不就是「有問題就要解決」、「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」嗎?
隨著年紀增長,我們會發現:真相或許不是這樣。
那麼,我們能怎麼辦?
去解決能解決的問題,去做我們能做的事。
而如果面對的是無法解決的問題,什麼都做不了,我們至少可以——
一,停止繼續製造問題。
二,帶著問題一起生活。
我在想,在那69%裡,有多少比例的問題,是我們想解決A不成,反倒衍生出的BCDEFG呢?為了解決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,我們製造出多少新問題了?
停止製造問題吧。這是在什麼都做不了的時候,我們還能「做」的。
至於帶著問題一起生活,這是阿迪亞香提的建議,對我特別受用。
有些問題不僅無法解決,也還真的逃避不了。或者,看似成功逃避了,但它們總是一而再、再而三以各種形式回來,我們無逃於天地之間。
那麼,就帶著它們一起生活吧。真誠地面對它們,也真誠地面對自己——承認自己有時真的無能為力。
畢竟,我們只是人,平凡的人,脆弱的人。
有時候,我們真的什麼都做不了,但至少可以做一個誠實的人——對自己的平凡、脆弱與無能為力誠實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