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悲傷而無痛苦
在線上課程裡,有一段是介紹我如何照顧自己。一位朋友在線上留言:「你好養生啊。」我看了一笑,說:「活著是這麼美好,我想多活幾年呀。」
其實,應該這樣說:活著是很美好,只是這輩子能活幾年,不是我能掌握的,但我可以決定怎麼活。
我可以選擇吃不健康的食物來傷害身體,也可以選擇用最健康的食物來照顧自己。我可以選擇壓抑、逃避情緒,讓自己越活越不快樂,也可以選擇誠實以對,允許情緒自由流動,而痛苦越來越少。
母親節前夕,去探望先母,在塔位前,我訴說了我有多麼想念她,當我說到「如果妳還活著,不知道有多好……」,我的眼淚潸然而下,悲傷緩緩湧上。
眼淚與悲傷都是健康的,都沒有問題,我專注與眼淚、悲傷相處一會兒,才驅車離開。
離開後,忽然有個發現:方才雖有悲傷,卻沒有痛苦。痛苦不必然是伴隨著悲傷的。
所以,人也可以有生氣、焦慮、孤單、煩躁、不安等情緒,卻沒有痛苦嗎?
絕大部分的人不喜歡有情緒,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:痛苦會伴隨著情緒而來,那太難受了。如果可以只有情緒而沒有痛苦,人們還會想方設法壓抑、逃避情緒嗎?
我回想自己近六年來的歷程:母親過世之初,我非常悲傷,當時的悲傷是挾帶著巨大痛苦的。我的應對方式是:誠實以對,一次次進入悲傷,一次次擁抱痛苦。慢慢地,悲傷與痛苦越來越少。如今,在某些情境下想起母親,我還是會悲傷,卻不再痛苦了。
原來可以這樣活著呀,真好。這些年所學的照顧身心之法,太值得我一直練習下去了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