滂沱大雨時的焦慮背後
清晨兩點多,被窗外的雨聲吵醒。我原本睡得很沈,而窗是關上的,可見雨有多大。
我起身到陽台看看,也到頂樓看看,再到樓下看看。還不放心,又看了一次陽台。雨勢過大,我擔心會積水、淹水,或者哪裡漏水。
接著,又上網到氣象局,看看我家這邊的「當日累積雨量」:一小時內降了24豪米的雨,也頗為驚人了。
這些幾乎是每次下大雨時,我會有的習慣。
面對大雨,我有焦慮。
我記得以前是沒有這份焦慮的。恰好相反,以前我喜歡,甚至享受外頭下著大雨,而我在家中安坐,那很像在心煩意亂時靜心——頭腦正在轟隆作響,情緒正在狂奔怒吼,但我的內在深處有一處永遠安靜、不受打擾的地方,覺知到那處地方,能讓我感到無比安全、放心。
如今,大雨來時,人在家中,我不再感覺安全、放心,而是焦慮。
焦慮的背後通常跟悲傷有關。但這次,我想不起有什麼與大雨相關的悲傷過往。
我回到床上躺下,聽著窗外的雨聲,也靜靜感受內在的焦慮。我用「回溯」自問:我從什麼時候開始會對大雨焦慮的?
自從爸媽不在這個家……。
一股悲傷瞬間湧上。果然,甚少例外,焦慮的背後通常與悲傷有關。
我會對大雨焦慮,不過是這幾年的事,但一直不清楚確切的時間、事件。這個大雨滂沱的清晨,答案揭曉了。
這不僅是答案,也是隱喻:自從母親過世,父親移居養老院,就只剩我一人,獨自面對家中大大小小的一切了。
他們還在這個家時,我不必單獨面對,甚至,根本不必面對,因為有他們打點一切。母親的過世來得突然,父親的移居也是,這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,我的靠山,倏,地,崩,塌。
自從他們不在這個家,我得開始獨自面對一切。
除了悲傷,也曾有過孤單與無助吧。
因此,我其實很高興妹妹一家去年搬回跟我住。
在那之前,我大概獨居了兩年。坦白說,那兩年我很少感受到悲傷、孤單、無助,我感受到的是更多的安靜與自由。
只有在下大雨的時候,我才會有焦慮。焦慮的背後最主要是悲傷,此外有孤單,有時還有無助。
看見焦慮背後的這些情緒,我很開心,它們不再被我壓抑了,我可以好好與它們相處、同在,允許它們自由流動。
幾天前,我問一個朋友:「一年多前,妳一定想不到妳家可以變成現在這樣吧?」她家現在很和諧。
她點點頭。
接著,我也自問:「我也想不到家裡會變成現在這樣吧?」
這句話有幾層含意——
我沒想過爸媽會發生那些事。也沒想過在經歷這些事之後,我的內外在還能調整得這麼好。更沒想過,妹妹會搬回來團聚。
這幾年的學習,以及身心靈上的成長,真是來得太好,也太是時候了。我滿是感恩。
窗外的雨停歇了,這篇文章也來到結尾,我也該再回去睡覺了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