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說話的學員
工作坊裡,一位學員吸引了我的注意。我帶了三個暖身活動,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接納、自由與安全,但該學員在三個活動裡幾乎都沒有說話,我對她有好奇,也有困惑,只是這場工作坊人數眾多,我得掌握全場,無法親自瞭解與協助。
我望了望現場幾位助教,她們都跟課很久了,不僅內在安穩,擅長對話,也熟悉我的上課脈絡,我決定運用這個資源,指定其中一位助教,請她進入小組,全程陪伴與協助該學員。
我會這樣選擇,因為她最溫暖,很包容,又有耐心,我相信她能幫得上忙。其他助教,則靈活到各組觀察、協助。我滿喜歡這樣的安排。
說也奇妙,在這位助教進入小組後,我便感覺安穩而篤定了。
果然,在助教的協助下,該學員慢慢有了改變。第二天一早,她甚至來告訴我,她可離開小組了,因為該學員已能融入小組,不需要她的協助了。
我很驚奇,花了一些時間觀察,看到該學員越來越自在,也願意在小組裡表達、討論,這個工作坊對她是有幫助的,我深有觸動,既欣賞助教的全力協助,也欣賞自己的知人善任。
在不少場合裡,皆有人詢問,我是如何找助教的?她們也想來幫忙。
我發現,我找來的助教,皆有一些共通之處,例如:她們都是我的課程老學員,曾一再來參加我的課,我們彼此很熟悉,也有默契。再者,她們當初來上課,是為了改變自己,而不是想改變他人,我特別欣賞這樣的人。第三,她們很努力將所學落實在生活中,一遇上困難與或瓶頸,立刻向外或向我求助,像極了當初我頻繁向崇建求助。第四,由於如此努力改變自己,她們不僅內在更和諧,與人的關係也更和諧了,我相信唯有這樣,才有能力助人。
儘管有這些共通之處,她們每個人畢竟都是獨特的,各有各的特質。在工作坊裡,我只需要善用她們的特質,就能提升工作坊的品質,讓更多學員得到照顧與協助。
看到這群助教不斷成長,在工作坊裡自助助人,我有許多感動與讚嘆。
我望了望現場幾位助教,她們都跟課很久了,不僅內在安穩,擅長對話,也熟悉我的上課脈絡,我決定運用這個資源,指定其中一位助教,請她進入小組,全程陪伴與協助該學員。
我會這樣選擇,因為她最溫暖,很包容,又有耐心,我相信她能幫得上忙。其他助教,則靈活到各組觀察、協助。我滿喜歡這樣的安排。
說也奇妙,在這位助教進入小組後,我便感覺安穩而篤定了。
果然,在助教的協助下,該學員慢慢有了改變。第二天一早,她甚至來告訴我,她可離開小組了,因為該學員已能融入小組,不需要她的協助了。
我很驚奇,花了一些時間觀察,看到該學員越來越自在,也願意在小組裡表達、討論,這個工作坊對她是有幫助的,我深有觸動,既欣賞助教的全力協助,也欣賞自己的知人善任。
在不少場合裡,皆有人詢問,我是如何找助教的?她們也想來幫忙。
我發現,我找來的助教,皆有一些共通之處,例如:她們都是我的課程老學員,曾一再來參加我的課,我們彼此很熟悉,也有默契。再者,她們當初來上課,是為了改變自己,而不是想改變他人,我特別欣賞這樣的人。第三,她們很努力將所學落實在生活中,一遇上困難與或瓶頸,立刻向外或向我求助,像極了當初我頻繁向崇建求助。第四,由於如此努力改變自己,她們不僅內在更和諧,與人的關係也更和諧了,我相信唯有這樣,才有能力助人。
儘管有這些共通之處,她們每個人畢竟都是獨特的,各有各的特質。在工作坊裡,我只需要善用她們的特質,就能提升工作坊的品質,讓更多學員得到照顧與協助。
看到這群助教不斷成長,在工作坊裡自助助人,我有許多感動與讚嘆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