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面對孩子的學習困難?

一位認真的媽媽寫信來問我:孩子在課業上遇到學習困難了,要怎麼幫助孩子?這位媽媽答應了孩子,要幫孩子想辦法,但她其實想不到辦法,所以希望我能提供她方法。

我在信中看到,這位媽媽將孩子的學習責任完全扛在自己身上,她想為孩子解決問題。這樣一來,媽媽就是在跟孩子示範:你不需要為自己負責,我來為你負責吧,同時你也要為我負責(你只要照著我的方法做)。大人與孩子都沒有為自己負責。

在接到這位媽媽的來信後,如果我直接回應媽媽,告訴她可以用哪些方法幫助孩子,那麼,我也是在跟媽媽示範:妳不需要為自己負責,我來為妳負責吧,同時妳也為要我負責(妳只要照著我的方法去幫助孩子)。我跟這位媽媽也都沒有為自己負責。

從小到大,我們幾乎不曾學到真正的負責,我們學到的往往是:我為別人負責,別人也為我負責。沒有人在為自己負責。

孩子遇到學習困難了,我們當然可以幫助孩子,也需要幫助孩子,問題是:如何幫助呢?

我們有先幫助自己嗎?所謂幫助自己,是先回到內在——看到孩子發生這樣的事,我們有哪些感受呢?我們若未先誠實面對自己內在的感受,就急著幫助孩子,我們便會被自己的情緒控制。那麼,我們的任何決定或「幫助」,都只是為了舒緩自己的情緒,是為了自己好,而不是為了孩子好,我們不可能真正幫助到孩子。

我們得先為自己的情緒負責——這是負責的第一步——孩子才可能學到負責。課業上的學習是孩子的責任,大人一肩扛下了,大人與孩子都沒有為自己負責。

我邀請這位認真的媽媽,先回應自己的內在。

幾天前,在一場親職講座裡,另一位媽媽問我:孩子不想學鋼琴,怎麼辦?與這位媽媽對話時,我從頭到尾都沒有給她答案,而是帶著好奇,與她一起探索與核對。在某個瞬間,媽媽突然說:「我懂了,我知道該怎麼做了。」我對媽媽的反應更好奇了,她打算怎麼做呢?她怎麼會突然知道怎麼做呢?

反覆核對後發現:這位媽媽之前一直對女兒充滿憤怒與無力感,她被這些感受綁架了,因此找不到合適的應對之道,而需要問我「怎麼辦」。我們對話後,她的憤怒與無力感大為減少,內在逐漸平靜下來,自然就能找到適合她與孩子的方式。

對話帶來覺知,深刻的對話帶來深刻的覺知。

每個人與生俱來都「內建」各種生命智慧,但生命智慧只有在內在平靜時才會浮現。而真正的平靜,只有在誠實面對、接納各種感受後才能得到。

可惜的是,在成長過程中,我們不斷被教導壓抑、否認、逃避感受,我們失去了真正的平靜,因此也遠離了內建的生命智慧。我們總是「向外找」,卻忘了真正的答案得「向內看」。

孩子也有內建的生命智慧,他們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。但在我們的教導下,他們跟我們一樣,也遠離了內建的生命智慧。我們無法給孩子我們自己沒有的東西,在幫助孩子之前,我們得先幫助自己,找回真正的平靜,找回內建的生命智慧。

留言

張貼留言

其他文章

  • 孩子嘴唇疼痛的背後18/12/2018 - 0 Comments
  • 父後二日31/03/2022 - 0 Comments
  • 和生氣在一起12/03/2019 - 0 Comments
  • 閱讀筆記:卡巴金《正念療癒力》06/10/2022 - 0 Comments
  • 追劇背後的失落,以及母親給我的愛與接納20/08/2021 - 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