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始能專心上課的小女孩

經常有FB上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發來訊息,有些是邀約,有些是問我問題,有些是分享生活中的改變。

今早起來,收到一則動人的訊息,是一位馬來西亞的朋友發來的,我們並不認識,她因為上了崇建的課而知道我,近來在我的FB上看到我寫「大人改變了,孩子就改變了」,遂有感而發——

她的女兒十歲,一直都很愛玩,時常晃神,無法專心上課、做功課,情緒也不穩定,遇到不順心的事,便會大發脾氣。這晚,女兒突然說:「媽咪,我覺得最近我比較能夠專心聽課了。」 媽媽驚訝極了。女兒接下來的回答,令她更驚訝:

「我覺得因為妳改變了!妳沒有罵我了,我沒有那麼害怕了,我覺得比較有信心了。」

女兒害羞說著。

這是多美麗的畫面呀。大人改變了,孩子就改變了。

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改變,因為他們的慣性還很微弱;真正難改變的是大人,大人的慣性太根深蒂固了。這位媽媽不再指責孩子,孩子就改變了。但要大人放下指責是很不容易的,這位媽媽真了不起。

從十歲女孩可愛的話語中,也可看到:指責不僅無效,甚至適得其反,只會讓孩子更恐懼,更沒信心。(當然,不指責不意味著要討好,討好和指責都是不健康的。)

沒有一個孩子會放棄自己,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成功。只有在大人以慣性應對孩子時,孩子才會自我放棄。因此,大人要學習的,並不是改變孩子的方法,而是自我覺察的能力——覺察自己身上有哪些慣性。接著,去減少這些慣性。孩子無須我們改變他們,他們便會因為我們的改變而自然改變。

當然,越大的孩子要改變,就得越多時間,因為他們過往承受大人傷害的時間更長。大人在改變自己後,只能耐心等待。而一個已真正改變的人,必然能耐心等待。

反之,無法耐心等待,則意味著還未真正改變。改變本來就不容易呀。

留言

其他文章

  • 沒有被接住的孩子16/06/2022 - 1 Comments
  • 低潮時,別急著走出來08/05/2019 - 0 Comments
  • 火車站的流浪漢15/04/2019 - 0 Comments
  • 課程訊息:《你不只是媽媽,也是你自己》實體讀書會,9/14-11/228/07/2023 - 0 Comments
  • 課程訊息:《覺醒之後》線上讀書會,11/3起,每週五晚上,共六堂13/10/2023 - 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