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謝你對我的關懷
傍晚到醫院看父親,他的雙眼和昨天同樣有神,看起來狀態好極了。之前在養老院聽他說話,有時就算我的右耳緊靠他的臉,還是聽不清楚他在說什麼(當然,也可能是我的聽力有問題)。但今天,我們相距一公尺,卻可放鬆、愉快地交談。
雖然,他的記性有時會有他自己的邏輯。是的,我現在會用「他自己的邏輯」,來取代「錯亂」、「有問題」、「不好」、「退化」這類帶有價值判斷意味的詞彙。
他見到我的第一眼是驚訝的:「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?」他記得我妹妹、叔叔昨天來看過他,卻全然忘記我早在他們之前就來過了,甚至還是我通知他們的呢。但這些對我而言,一點都不重要。
閒話家常之外,他還囑咐我,要記得幫他打一通重要的電話。我豎起耳朵,專注聆聽,他希望我打的電話是——他工作的單位,告訴他們,他正在醫院養病,並非無故不去上班。
「你已經退休了。」我忍不住提醒他。我的慣性又來了。
「我知道。」他繼續囑咐我,他在哪一科上班,分機號碼多少,電話中要說些什麼。他再三強調,這通電話很重要。
對我而言,退休與上班是兩件衝突的事,但對他而言,一點都不矛盾。他有他自己的邏輯。看他講得如此認真、嚴肅,我知道,此刻與他爭論所謂的對錯是毫無意義的。相反地,由於我看見了他在話語底下,其實是不想造成別人的麻煩與誤會,我對他有了更多的理解與尊敬,我決定收起慣性,轉而認真與他談論這個話題。
「那麼,我需要告訴他們你住在哪個病房嗎?還是只要說你住在哪家醫院?」
聽我這麼一問,他更加嚴肅地思索了一會兒。「講醫院就好,不必講病房。」
我笑了。我知道在話語底下,是他不想麻煩同事來看他的心思。這就是我的父親呀,一個體貼而良善的人。如果我光從他的外在言語是否合乎邏輯來評斷他,我就看不見他的內在本質了。這是我在薩提爾的冰山理論裡最大的收穫,我感激這幾年能有這樣的學習,讓我能逐漸超越對於外在言行對錯的執迷,重新找回與父親的內在連結。
離開前,父親講了一句話,我連聽幾次都沒聽懂,只好將耳朵湊近。
原來,他用閩南語,講了一句他這輩子從沒對我說過的話:
「多謝你對我的關懷。」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