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創造難題,是解決難題的唯一方式。」(奧修《草木自己生長》)

 昨夜養老院來電,說父親高燒不退,要送醫院。我問清楚了細節,確定會安置妥當,才決定今天去看他。

如果是以前,我一定氣急敗壞、手忙腳亂,立刻衝到醫院去。但昨夜,我想讓自己有其他選擇,不再被情緒、慣性控制。

我來到瑜珈墊,坐下來靜心,安頓內在,陪伴自己。

那一刻,我有哪些感受呢?

我感覺到上半身在微微顫抖。那是很輕很細的顫抖,像樹葉脫離樹枝那麼細微,如果不是坐下來靜心,應該感覺不到。顫抖的背後夾雜著諸多情緒,一開始我能覺察到的,包括恐懼、恐慌、不安、緊張、擔心和焦慮。隨著越來越專注,我覺察到還有生氣、孤單、無力和無助。這些情緒有的是這次事件帶來的,有些則是去年父親住院期間,我累積而未處理的。

我很高興看到它們了。我繼續專注地與它們共處,感受它們在我體內或停滯或流動。慢慢地,這些情緒減弱了。

結束靜心,離開瑜珈墊,從架上抓起奧修的《草木自己生長——禪的真髓》。我不是計畫重讀過去幾年讀過的書嗎?那就從這本開始吧。

「按照生命本然的樣子來接受它,不要創造問題。」「不要創造難題,那就是解決難題的唯一方式。」

「問題之所以引起是因為心理上的記憶,你一直都將你的過去帶進來,你一直都將它帶進來比較、判斷和譴責。」

是啊,昨晚我會有那些情緒,是因為我沒有全然活在當下——我將過往的記憶帶到當下來了。還好我覺察到了,經由靜心時的觀照頭腦與感受,我又逐漸與當下、自己有了連結。

「一個有覺知的人只是從一個片刻溜進另外一個片刻,就好像露珠從草葉上溜下來,不攜帶任何東西。一個有覺知的人沒有負荷,他沒有任何重擔地移動,那麼每一樣東西都是新的,那麼就沒有困難會產生。」

這些句子以前也讀過,也自以為懂了,此番再讀,才又懂了一些。原來,光是體會還不夠,還得在生活中一次次的試煉、覺察,才能內化得越來越深。

今早,去看父親,他的高燒降了,氣色不錯。

留言

其他文章

  • FB直播:5/1(一),《貓是天生的禪師,狗是開心的朋友》30/04/2023 - 0 Comments
  • 星馬讀者獨家限定《和解練習》簽名書!25/12/2024 - 0 Comments
  • 12月FB線上讀書會預告:《松林少年的追尋》03/12/2021 - 0 Comments
  • 原生家庭帶給我的禮物21/12/2021 - 0 Comments
  • 父子共讀的美好景象08/08/2023 - 0 Comments